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陈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
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重点难点]
重点:①空气中的各种成分。
②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①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
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设计思路
1.在课堂上,首先通过联想、观看视频、实验,初步了解空气的组成。 2.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设置相应的问题组让学生思考讨论。
3.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4.指导学生阅读图画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并使学生知道污染指数与分级标准的关系。
5. 组织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 了解空气的成分。 ②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初步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重点 ①认识空气中的各种成分。 ②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①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 ②初步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激发、质疑、解惑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引言:请同学们猜谜语唐代诗人李 峤有一首绝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回答: 风、、、流动的空气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 自我点评 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具体说风是什么?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入的气体— —空气 用生活中的经验或利用讲台通过师【板书】课题1 空气 仪器进行实验来说明空气的生对话,1.创设 出示一个空瓶子 存在 营造平情景,1.[设问]空集气瓶真的空的回答问题:有,空气。 等、和吗?里面装有什么? 导入 学生出来操作证明空气的存谐、民主 新课 的课堂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在。 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氛围 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回答:明空气的确实存在吗?取出盛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水的水槽,请一学生出来操作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空气。 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内确实存在空气。) 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 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 出。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 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6: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以上同学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大约6分钟)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指导2.[设疑]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 观察,实存在,你了解空气吗?它是一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空种单一的物质吗? 回答 气的主[讲解] 空气 要成份 1.重要的廉价自然资源 2.调节气候 3.人类与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 柱。 【多媒体】观看(空气的成份视 频)讲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 3.[演示]实验2-1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完成 [实验2-1]P27的填表 [设置问题] ① 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① 回答:空气 水,还有什么? ② 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白 ② 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烟。红磷燃烧,氧气支持 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燃烧。 这种现象? 【板书】磷+氧气 点燃→五氧 化二磷 ③ 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③ 倒吸进集气瓶约1/5 现象?为什么? ④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溶于 ④ 集气瓶内原来装入的水有水,形成负压 什么作用? ⑤ 体现出氮气难溶于水,化⑤ 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本 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实验还能体现出氮气的什么性 他物质反应 质? ⑥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⑥ 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 分有氧气和氮气 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 讨论归纳 以情促 景,以景 促情 归纳 小结 ⑦ 今天做的这个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受谁的启发而做的呢? 【板书】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⑦ 受拉瓦锡启发 完成[实验2-1]P27的填表 4.引导学生思考27页的讨论题 ①实验误差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 1、红磷量不足。 空气总体积1/5,为什么实验中 2、气密性不好。 总少于1/5? 3、没有完全冷却。 ②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②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余的氧气? 5.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 【板书】 氮气(N2)78% 空 氧气(O2)21% 气 稀有气体0.94% 的 (氦、氖、氩、氙、氪等) 成 二氧化碳(CO2)0.03% 分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按体积计算) [讲述]空气是多种物质混合而 成的混合物 积极思考、讨论 氧气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 组成。(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 表示)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具体的化学符号 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氦 气He、磷P、五氧化二磷P2O5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是混合等。) 物。 [设疑]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身边 有哪些纯净物?哪些混合物?回答:矿泉水是是混合物 矿泉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积极思考、讨论 组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理解 【板书】2.纯净物与混合物 磷就不能继续燃烧。 跟随教师总结,笔记,划书、记忆 认真思考、理解体会 联系 生活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课堂小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