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操作系统概论重点整理(2017年张琼声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1:36: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操作系统概论-02323(2017年张琼声版本)

第一章:操作系统简介

操作系统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操作系统是提供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并且通过这个接口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简单、高效。

接口是两个不同部分的交接面。接口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计算机的所有功能最终都是由硬件的操作来实现的,计算机屏蔽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 操作系统完成的两个目标:

1与硬件相互作用,为包含在所有硬件平台上的所有底层可编程部件提供服务。○ 2为运行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即用户程序)提供执行环境 ○

现代计算机特点是支持多任务,,一方面保证用户程序的顺利执行,另一方面使计算机系统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保证计算机系统的高性能 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 操作系统的发展:

无操作系统--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微机操作系--实时操作系统 无操作系统阶段:电子管,无存储设备,第一台: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

单道批处理系统:晶体管,磁性存储设备,内存中有一道批处理作业,计算机资源被用户作业独占。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作业量

多道程序系统:集成电路芯片,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终端)。

微机操作系统:第一台Intel公司顾问GaryKildall 编写的CP/M系统,是一台磁盘操作系统,用于Intel8080.

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现场的自动控制、海底探测、智能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

? 批处理、实时、分时系统的优缺点比较:

单道批处理系统: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优点:减少了等待人工操作的时间 缺点:CPU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多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复杂性。优点:能够使CPU和内存IO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缺点:系统平均周转时间长,缺

乏交互能力。

分时系统:多路性、及时性、交互性、独立性。优点:提供了人机交互,可以使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分享主机。缺点:不能及时接收及时处理用户命令。 实时操作系统(用户实时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采取多级容错措施来保证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操作系统产品:主机操作系统(批处理、事务处理(银行支票处理或航班预订)、分时处理),微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特征:并发(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同时发生)、共享、虚拟、异步

操作系统功能:

内存管理: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方便用户使用内存,提高内存利用率,以及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实现虚拟存储。它具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借助与虚拟存储技术)等功能。 进程管理

文件管理: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权限控制 设备管理

提供用户接口:命令接口,图形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简单的监控程序模型—单体结构模型—层次结构模型—客户服务器模型与微内核结构—动态可扩展结构模型

单体内核是操作系统中最早、最常见的体系结构(UNIX/MS-DOS/Linux/MAC OS X/BSD)

层次结构最经典的例子Dijjkstra的THE系统

指令的执行:程序是指令的集合,程序的执行就是按照某种控制流执行指令的过程。一个单一指令需要的处理称为指令周期,包括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

第二章:进程管理

程序的顺序执行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的并发执行特点: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进程的概念:

1进程是允许并发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

2进程是正文段、用户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共同组成的执行环境。正文段存放被○

执行的机器指令,用户数据段存放进程在执行时要操作的用户数据,进程控制块存放程序的执行环境,操作系统通过这些描述和管理进程。

进程代表了程序的执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实体,它随着指令的执行而不断变化,在某个特定时刻的进程内容被称为进程映像。

进程的特征: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动态性、结构特征。 ? 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1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 ○

2程序是永久的,进程是暂时存在的 ○

3程序和进程存在的实体不同。程序是指令的集合,进程是由正文段、用户数据○

段、进程控制块组成 进程和程序的联系: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进程总是对应至少一个特定的程序,执行程序的代码,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 进程控制块:

进程实体存在的标志是操作系统管理进程所使用的数据结构—进程控制块 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进程控制块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要的,用户描述进程情况以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进程控制块是操作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进程标识符信息、处理机状态信息、进程调度信息、进程控制信息

进程的状态:就绪态、执行态,阻塞态 转换:

就绪态 执行态 阻塞态 进程的组织:链接方式、索引方式、进程队列 进程的控制:进程的创建----阻塞----唤醒----终止

创建的条件:1)用户登录2)作业调度3)提供服务4)应用请求

阻塞的条件:1)请求系统服务2)数据尚未到达3)无工作可做4)启动某种操作

? 操作系统内核

操作系统内核是计算机硬件的第一次扩充,内核执行操作系统与硬件密切相关,执行频率高的模块,常驻内存。

操作系统内核的功能:1)支撑功能2)资源管理功能

支撑功能包括:中断处理、时钟管理和原语操作,原语操作是一组在执行过程中不能中断的操作

资源管理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和设备管理

中断:中断是改变计算机执行指令顺序的一种事件,这种事件与CPU芯片内外部硬件电路产生的电信号相对应。

中断的目的:能有效提高CPU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支持系统的异步性。引用中断机制前,采用的是反复轮询的方式,来检测本次I/O是否结束。 中断类型1)同步中断(内部中断或异常)2)异步中断(外部中断)

同步中断是当指令执行时由CPU控制单元产生的,如除法出错,调试、溢出、浮点出错等

异步中断是由其他硬件设备随机产生的,可分为外部可屏蔽中断(I/O设备产生)和外部不可屏蔽中断(紧急事件产生,硬件故障等)

引起中断的原因:1)人为设置中断2)程序性事故3)I/O设备4)硬件故障5)外部事件

单重中断的处理过程:CPU在反复执行指令的过程中,每执行完一条执行,都会检查是否有外部中断的到来,如果有中断信号,则转中断处理。 ? 时钟管理:

计算机的很多活动都是由定时测量来控制的,两种定时测量:1)保存当前的系统时间和日期2)维持定时器,操作系统依靠时钟硬件和时钟驱动程序来完成上述两种测量

时钟硬件(可编程间隔定时器)的功能:按照指定的时间间隔产生时钟中断,测量逝去的时间,并触发与时间有关的操作

操作系统概论重点整理(2017年张琼声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vh6o41ylt02ra61x73m28mwx147wg01cs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