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能派上用场的地方去吧”、“我好恨啊”。与此同时,明明已经和自己约好“必须要处理掉它们”,可却一再打破这个约定,就这么被这些东西发出的咒语紧紧束缚着。如此一来,你极有可能逐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感。
还在用的东西则像是一滩混乱的淤泥。明明不太喜欢,可是还在用,也就是说,把和
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用。而且,这些东西在把屋子搞得一团糟的同时,还会唤醒自己的羞耻心。
充满怀念的东西本身就会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如果无视、忘却这些东西,也就是否定
它们的话,我认为,那种咒符般的能量会变得更强。
除掉废物、垃圾、灰尘,就能彻底除掉停滞运与腐败运。
4. 当杂物占据了空间
说到底,堆积着的破烂儿就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担忧的聚集”。在断舍离里,要把时间轴放在当下,而良心不安与担忧,其实是把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与未来。
我们自身也会因为不能物尽其用而导致良心上的不安。光是想着“必须得用”,结
果就是行动不起来,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继而又进入“这样不行啊”的自责中。而且,还会以“总有一天说不定能用得上的”之类的借口,就那样把东西放在一边不去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地自责,不停地找借口,不知不觉就耗费了很多的能量。这种行为就好像是自己狠狠地揍了自己一顿,然后再给伤口贴上创可贴一样,让能量慢慢地流失。
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
在断舍离中,基本上没有“客用”这种观点。为一年一次,甚至是几年一次的事情花钱,说到底不过是虚荣罢了。
找回对自己的信任
想着“要用”,想着“要处理那些破烂儿”,想着“要扔掉”,可结果却根本置之不理,这就是拖延了与自己的约定。这种事日日重复,对自己的信任感就会一点点消失殆尽。 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资金。
由减分法变成加分法
不值得信任的自己,是一直处在“今天也没做到”、“没能遵守约定”这种减分状态的,而如今要转向“我今天做到了”、“我遵守了约定”这种替自己加分的角度,也就是要转成加分法。这样的话,自我肯定感就会骤然增加。
由忽视和否定而来的能量
我们不仅忽视它,甚至还遗忘它,那么物品非但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甚至连自身的存在价值都被否定了。
5. 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
环境所承接的能量的大小:数量×场所×时长
与人有关的环境和与场所相关的环境 近环境和远环境
靠自己的力量能改变的环境和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的环境
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
语言与动作也属于自己能改变的环境之一。
断舍离也可以说是一种极力消除反差的环境整理术。
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 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
第三章/先从整理头脑开始——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1. 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自我轴心”的窍门——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
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
寂寞、悲伤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痛苦,所以他们干脆封闭了感觉的闸门,让自己麻木不仁。不过,与此同时,快乐和舒适的感觉也一并丧失了,他们只是隐隐地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包围着,这多少能减轻一些寂寞感。
不能用的话,就扔掉!
这样,才能开始形成“是因为真的能用,所以我才在用的”这样的思考模式。 只要把重要的回忆放在心里就好了,东西则完全可以扔掉,好让自己重新恢复当下该有的状态。
2. 理清扫除的整体概念
因为不擅长收纳,所以就削减物品;因为讨厌打扫,所以就不在看得见的地方乱放东西,好让自己轻松一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