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油温70℃,周围空气湿度t0=20℃,设通风良好,取散热系数Ks=15W/m2?℃,传动效率为 η=0.80,则
A/m2=1000P11-ηKst-t0=1000×2.061-0.81570-20=0.55
若箱体散热面积不足此数,则需加散热片、装置风扇或采取其他散热冷却方式。
8、选择精度等级和侧隙种类。因为这是一般动力传动,而且v2<3m/s,故取8级精度,侧隙种类
代号为c,即传动8c GB/T 100
三、 轴以及轴上零件的设计
3.1 高速轴设计
1) 估算轴的基本直径。选用40Cr号钢调质处理,估计直径d<100mm,取 C=100。
根据【1】第214页式11.2得:
dmin≥C 3Pn=100 32.07940=13mm
dmin应为受扭部分最细处,考虑到该处有一键槽,故轴径应增加3%,d=1.03×13=13.4mm。
根据传动装置的工作条件,拟选用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GB/T 5014—2003)。
计算转矩为Tc=KT=1.5×21030.3=31545.5N?mm
根据Tc=31545.5N?mm,LX1型联轴器就能满足传递转矩的要求。但Y112M-6电机轴径28mm,其(12~24)满足不了电动机轴径要求,故选用LX2型联轴器(Tc>560N?m,d=20~35mm),可满足电机轴径要求。减速器高速轴轴伸处的直径dmin=20mm
2)轴的结构设计
a.初定各段轴径的确定位置 联轴器处
轴径/mm 20 说明 按传递转矩估算的基本直径以及联轴器的内径取 5
油封处 轴承处 轴肩 涡杆处 轴肩 轴承处 满足联轴器的轴向定位,并满足封油标准 因轴承只承受径向力,故选用角接触轴承,为方便轴承装拆,55 轴承内径因稍大于油封处,并符合滚动轴承标准内径,故取该段轴径为55,初定轴承型号7211C,两端相同 66 40 80(分度圆) 40 66 66 与轴段三相符 30 b.确定各轴段长度
轴的各段长度在草图绘制过程中逐段确定,结果如下:50mm(联轴器LX2处)、50mm(油封处)21mm(轴承处)、8mm(轴肩)、62.75mm、104.54mm(涡杆轴)、62.75mm、8mm(轴肩)、22mm(轴承处):
c.传动零件的轴向固定
联轴器处采用A型平键由该段轴径选用键6×45 GB 1096-2003。
d.其他尺寸。为方便加工,并参照7211C型轴承的安装尺寸,走上过度圆角半径全部取r=1.5mm;轴端倒角为2×45°。
3.2 低速轴的设计
1)估算轴的基本直径。选用40Cr调质处理,估计直径d<100mm,取 C=108。
各轴段直径的确定:根据【1】第214页式11.2得:
dmin≥C 3Pn=100 31.6562=29.86mm
6
d应为受扭部分最细处,考虑到该处有一键槽,故轴径应增加3%,d=1.03×29.86=30.75mm,
Tc=KT=1.5×252504.9=378757.4N?mm拟选用LX2型联轴器。轴径选用35mm。
2)轴的结构设计
a.初定各段轴径的确定位置 联轴器处 油封处 轴径/mm 35 40 轴承处 45 涡轮处 涡轮轴肩处 48 60 轴肩处 轴承处 52 45 说明 按传递转矩估算的基本直径以及联轴器的内径取 满足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轴肩a=0.07~0.1d=0.07~0.1×36=2.52~3.6,并满足封油标准,取a=3,轴径为36+3×2=42mm 因轴承只承受径向力,故选用角接触轴承,为方便轴承装拆,轴承内径因稍大于油封处,并符合滚动轴承标准内径,故取该段轴径为45,初定轴承型号7209C,两端相同 考虑到齿轮的装拆,并为标准直径 考率到满足齿轮的轴向定位,轴肩a=0.07~0.1d=0.07~0.1×52=3.64~5.2,取a=4,轴径为52+4×2=60mm 根据7209C轴承确定
b.确定各轴段长度
轴的各段长度在草图绘制过程中逐段确定,依次为80mm(联轴器处)、80(油封处)、53mm(轴承处)、75mm(涡轮处)、8mm(轴肩)、63mm(轴承处)
c.传动零件的轴向固定
涡轮处键采用14×50 GB/T 1096-2003;输出端键采用10×63 GB/T 1096-2003;
d.其他尺寸。为方便加工,并参照7208C型轴承的安装尺寸,走上过度圆角半径全部取r=1mm;
7
轴端倒角为2×45°。
四、 轴的校核以及轴上零件的校核
高速轴的计算与校核
1、轴的受力分析画轴的受力简图
轴的受力简图、弯矩图、转矩图画在一起,绘于下页上。
计算支承反力
以涡轮为研究对象:圆周力Ft?2T22?252504.9??2672Nd2189径向力Fr?Fttan?/cosγ?2672?tan20o/cos8.95?984.5N=2672?tan8.95?420.8N轴向力Fa=Fttanγ
对蜗杆:Ft=420.8N,Fa=2672N,Fr=984.5N在水平面上
R1H?Ft?210.4N2
R2H?210.4N
在垂直平面上
R1V?Fad1/2?FrL3?895.2N
L2?L3RV2?Fr?RV1?89.3N
轴承1的总支承反力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