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1---5章)测试卷
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4、《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5、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成圣人 6、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措施,下列有关这些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指导思想是道家思想
B、目的是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C、措施有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等
D、结果使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加强了中央集权,解除了北方的边患 7、下列有关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B、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C、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D、唐朝时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8、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
① 以天下为己任 ② 凡为帝王皆为贼也 ③ 倡导唯物主义 ④ 经世致用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9、苏格拉底与中国的思想家孔子几乎同处于一个时代,下列关于二者相似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伟大教师的典范 B、都企图挽救或维护正在衰退中的旧制度 C、都重视社会道德的作用 D、都强调人性本善
10、16世纪欧洲的宗教领域,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加
尔文则提出“先定论”。这反映了( )
① 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② 人文主义宗教观盛行 ③ 宗教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形式 ④ 宗教改革结束了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统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愚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1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九章算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B、《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C、浑仪——望远镜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D、《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
13、我国古代医学发达,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上有重要地位。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医学
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 B、《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C、《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D、汉武帝时太医为其治病可查阅《伤寒杂病论》
14、我国古代诗歌成就突出,下列有关我国古代诗歌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体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水诗 C、“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边塞诗 D、“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飞思经论”——浪漫主义诗歌
15、他是豪放派词的开创者,他把怀古、感旧、 记游、说理等题材纳入词的抒写范围,给词的发
展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材料中的“他”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苏轼 D、关汉卿 16、下列图片与小说对应正确的是( )
图一 三打祝家庄 图二 黛玉葬花 图三 三英战吕布 图四 范进中举 A、《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B、《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 C、《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D、《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
17、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下列属
于行书的是( )
A B C D
18、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追求神韵意趣。下列最能体现中国画特点的是
( )
A、《鹳鱼石斧图》 B、《人物龙凤图》 C、《夫妇宴饮 D、《墨梅图》 19、乾隆时期,北京百姓“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宫廷垄断的剧种),辄哄然散去”。徽班进京
之初,只应内廷供奉,和外界接触较少。道光年间开始对外演出,有了和其他剧种频繁交融的机会。在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期。京剧的发展历程说明( ) ① 宫廷的支持是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② 京剧的发展应该坚持走大众艺术的道路
③ 没有兼收并蓄,京剧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④ 京剧的繁荣经历了几代艺术家的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
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了( )
A、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B、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C、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D、伽利略的成就为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
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 D、万有引力定律 22、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 )
A、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和分类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B、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创立了细胞学说
D、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3、“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 )
A、根本目的 B、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
C、代表的阶级立场 D、“师夷”的内容
24、胡适评价19世纪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
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25、上海《劳动界》第七期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
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工人出现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工人觉悟提高 C、社会发展的必然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 22 分,第27题 16 分。第28题12分)
26、(22分)东西方文明相到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
即罪恶。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称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依据材料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4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6分)
(3)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
社会的宣言书”?(8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研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纪世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 “神舟”五号宇航员的杨利伟及“嫦娥一号”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2)材料一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28、(12分)下列图表展示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学校教育,反映近代教育和思想教育。
结合所示信息补充表中缺漏的项目。(每空2分,共12分) 近代学校 教学内容 地位(作用) 京师同文馆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万木草堂 学习西方科技、宣传用,促进了人民的维新变法 觉醒,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北大红楼旧址 工人补习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