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生物知识点纲要
②各种材料的用途(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 碳酸钙:防止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 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层析液:分离色素 ③画滤液细线的要点
细、齐、匀(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条线。待绿叶干后,再画一两次。) ④实验结果(色素的种类、颜色、含量、在滤纸条上的位置) 胡萝卜素:橙黄色(最少) 叶黄素:黄色(较少) 叶绿素a:蓝绿色(含量最多,) 叶绿素b:黄绿色(较多)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 类囊体的薄膜上 ,作用是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第31课时 细胞的增殖
考点一、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生物的生长:包括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
注:①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包括受到细胞核控制范围的限制和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
②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也就是相对表面积,与细胞半径呈反比 2.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丝分裂(体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减数分裂(配子、
精子、花粉,、卵细胞的生成)
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
个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注: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主要为分裂期作物质准备
考点二、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
1.概念:因为在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 2.过程:先进行DNA复制,再进行核分裂,最后进行细胞质分裂。 3.举例:蛙的红细胞
考点三、 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特征:染色体经过 复制 , 精确地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的意义 分裂间期:完成 DNA复制 及有关 蛋白质合成 (染色体数目 不变 ,DNA 加倍 ) 前期: 核仁、核膜 逐渐消失,出现 染色体 及 纺锤体 , 3有丝分裂、有丝分 染色体 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 赤道板 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 分裂期 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 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40
2017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生物知识点纲要
(1)植物细胞分裂图象:
(2)动物细胞分裂图象: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间期 前期 末期 植物细胞 无中心体复制
动物细胞 有中心体复制 由两组 中心粒 发出的星射线形成 纺锤体 细胞膜由中部向内 凹陷 把细胞 缢裂 成两个子细胞 由细胞两极发出 纺锤丝 形成 纺锤体 细胞中部形成 细胞板 扩展形成 细胞壁 ,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注:对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此时还会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②染色单体:只有当染色体为“X”形才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 ③DNA:只有当染色体为“X”形,每条染色体含两分子DNA,其他任何情况均含一分子DNA
④同源染色体: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整个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 (3)DNA、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考点四、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实验前3---4天,将洋葱放在装满水的广口瓶上,底部始终接触水,待根长到1---5cm 时就可以用来做实验。注意:放置温暖处,经常换水。
2、
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
41
2017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生物知识点纲要
步骤 操 作 目 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除去多余盐酸 解取 材:取根尖2—3㎜、解 离 液: 离 解离时间:10—15分钟 漂漂洗溶液:清水;漂洗时间:大约10分钟 洗 染色剂:0.01g%龙胆紫溶液;染色时间:3—5分钟 使染色体和周围的结染 染色部位:染色体 构形成颜色上的反色 染色原理:龙胆紫溶液是碱性染料,而染色体是呈酸性 差,便于观察。 制在载玻片上放一滴清水,把染色后的根尖放在清水中,片 用镊子尖把根尖夹碎,盖上盖玻片,其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大拇指把其轻轻压开。 使细胞分开便于观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3、观察: (1)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注:①细胞经解离后已经死亡,因此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一个细胞持续的分裂过程。
②视野中看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因为分裂间期时间较长 ③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应选中期时期细胞
第32课时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
1.细胞分化的意义及实例(A)
(1)特点:细胞分化特点:普遍性、持久性、不可逆性
(2)意义:使得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3)实例: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
2.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原因(B)
(1)概念: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
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原因:基因控制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
考点二、 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克隆(多莉的诞生)(原理: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基础(原因)】:细胞中具有该物种全部的遗传物质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42
2017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生物知识点纲要
【总结】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 全能性的判断标准是有没有体现“从细胞到生物个体”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考点三 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细胞衰老的特征(A)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
传递。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
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细胞凋亡的含义(A)
(1)含义: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举例:人在胚胎时期,尾巴的消失 注: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与细胞调亡不同的是,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
3.细胞凋亡和衰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B) 细胞的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所用。
考点四、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A)
1、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
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
化,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癌症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被激活
外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