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橇体上黑色的胶管与拖车底盘上的接头接牢(图11圈定位置)。
(5)信号线连接(图12圈定位置)
信号线插座
图 12 图 11
快装接头 快装接头
图 11
4、拖车框架顶升操作
(1)关闭拖车及子站系统中的放散阀门。
(2)对正支好垫板,摇下辅助支腿,销轴插入到位。
(3)调整支腿使辅助支腿接触对应垫板,确认各腿稳定对称受力均匀后,启动液压系统,打开顶升操作装置下部的注油阀、关闭回油阀,将顶升操作装置上部黑色搬手搬至升车状态,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当压力达16MPa时扳动换向阀手柄将钢瓶框架顶起,仰角为10度(如图13),然后关闭顶升操作装置下部的注油阀。
5、液压系统启动操作
(1)关闭拖车后仓的气动球阀、CNG管路放散阀(编号C1、C4)及单、双注(回)油路放散阀(编号C2、C3);打开拖车上的卸气总阀(E1)及前、后仓各钢瓶口手动球阀(编号A1-A8 、B1-B8)。
(2)关闭橇体上的单、双回油管路上的手动回油阀、CNG管路上的放散阀,打开橇体上的单、双供(回)油路总阀、CNG管路总阀。
(3)系统送电,此时软启动器显示(见控制柜操作系统)控制面板显示当前工作状态、参数等信息。
(4)打开空气压缩机气泵和脱水装置,开启压缩气源设备,使气体储罐压力达到设定值(0.65 MPa—0.8MPa)。
(5)启动液压系统,系统开始升压,升压合格后,开始给汽车加气。
6、更换拖车操作
(1)当前一辆拖车的8#瓶天然气卸完气后,PLC控制程序自动提示换车,将顶升系统的第二辆车液压油管快装接头在第二辆拖车接好(此时停止加气);
第一辆车液
压油管
(2)关闭橇体和拖车上的卸气手动阀,打开拖车上单注油放散阀和天然气放散阀,使软管内无压力,再关上两个放散阀。
(3)依次将单注油软管、高压气管、前后仓控制气快装接头、拖车信号线调换至第二辆车,留下双注油软管和8#钢瓶的回油阀控制气管、拖车顶升装置液压管线。
(4)此时可以启动第二辆车的1#钢瓶开始加气,以保证加气持续进行。 (5)待第一辆车8#钢瓶回油完毕后,打开顶升装置的一号针形阀把拖车降下来(如上图所示),立即把双注油软管、8#钢瓶的回油控制气快装接头调换至第二辆拖车上(此时换车整个过程结束,大约为15分钟)。
7、卸气后拖车移走操作
(1)一辆车加气结束,当8#钢瓶内的液压油全部返回储罐时,将8#钢瓶气动控制快装接头转接至下一辆车。
(2)关闭拖车的卸气阀门,关闭子站拖车加气总阀门,打开拖车卸气管路放散阀,排出气压块的压力,关闭放散阀,断开CNG供气管(如果换车过程已完成
一号针型阀
二号针型阀
第二辆车液压油管
此操作,这里可省去此操作)。
(3)打开拖车上的双注油管的放散阀门,排出油压块的压力,关闭放散阀门,断开双注油软管并接至下一辆车上。
(4)拖车仰角降下来后,确认到位,收起辅助支腿,插好销轴及保险销,连接车头移走子站拖车的支撑底座,移走子站拖车车轮锲块。 (5)收起静电接地线,关好拖车操作仓门。
(6)用摇把将两面支撑腿摇起,插好销轴及保险销,检查子站拖车连接情况,收起垫车木块,松开子站拖车安全闸,移走子站拖车。
8、充装操作
为了加强加气站的充装安全,防止发生充装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CNG加气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1)加气工要求
1)加气工(充装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2)加气工应熟悉加气站高压管道流程和控制点,以及控制点的控制方法和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置预案。
3)加气工应掌握加气设备的基本构造和技术性能,能够判断加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不正常运行的反映状态。 (2)加气前的安全检查及准备工作。 1)检查加气设备是否正常。
2)检查车用装置四证(压力容器许可证、出厂质检合格证、改装合格证、定期质检合格证)或多证合一的“充装证”是否齐全。对无定期质检合格证,气瓶超过有效期及合格证不全的车辆,一律不得加气。
3)对新到站加气的车辆,未查明气瓶原有不同介质已替换干净之前,一律不得加气。
4)对没有剩余压力的气瓶一律不得加气。
5)对气瓶、减压阀、充气阀、高压管线等装置连接有松动、固定不可靠的车辆,未整改的,一律不得加气。
6)对有结露等泄漏现象的车应立即停止加气。
7)检查待充气车辆乘客是否已全部下车,发动机是否已经熄火。对乘客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