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一) >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 —— 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 —— 乐队与指挥, 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 都是快乐的, 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 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
每个人
自己也会觉得别扭。
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 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 其实一切很简单, 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 ” ,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 —— 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 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 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
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同事关系和谐, 身边有一
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 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 “ 学生 ”,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 你会发现, 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 —— 学会悦纳。
所谓 “ 悦”即“ 喜欢 ” ;“ 纳” 即“ 接受 ”“ 悦纳 ” 就是喜欢和接受。 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精品资料
世界人口的 IQ(智商)分布表明, 95%以上的人 IQ 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 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 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 “ 我真想把
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 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 ” 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 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 (智力高低) 的差异
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 有的手巧; 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 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 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
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曾经看过一个名人的故事。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 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 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 他发
0 ,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
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于
等于 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
请他签名留念。 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 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 诗人一看, 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 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
大的红叉时, 孩子大惑不解: “ 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 怎么可能错呢? ”事情闹到校长室, 校长说: “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 “ 0 ”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 ” 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精品资料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 陶行知先生的话: “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
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 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
讥笑中有爱迪生。 ” ,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 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10 月14日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材料(之六)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主讲:赵瑞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二) >
3、对自己 —— 学会保护。
最大的杀手是自己 —— 这不是危言耸听。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 这不是天方夜谭。
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性, 那么怎么谈得上杀手、 医生和保护呢?让我们从应激反应综合症说起。
压力引起应激, 应激状态下, 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超常的表现,
精品资料
但这些超常的表现都只是一种
短暂的辉煌, 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一个母亲会以比消防员还快的速度飞跑过去接住从楼上 掉下来的孩子, 就是一种超常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
在各行各业中,最容易患这种应激
驾驶人员和警察。教师仅
反应综合症的人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大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 次于飞行调度员,位于第二位!
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应该想办法保护自己。
这样一个故事: 哲学家带领他的弟子们来到一片旷野, 问: 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弟子们有
的说铲掉它, 有的说用火烧, 有的说撒上石灰, 还有的说斩草需要除根。 哲学家摇摇头说: “如果没有理想的答案, 明年再到这里来吧。 ” 第二年, 弟子们都来了,只见昔日的旷野如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他们突然醒悟: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是
—— 种植庄稼。
是的,铲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 —— 种植庄稼。如果我们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称之为杂草的话, 那么教师的心理自助就是绿油油的庄稼。
如果你觉得你近来不太好,有些抑郁、焦虑、
透不
过气来,不妨来试试下面这些 调节情绪的方法 :
【第一个方法】 :轻装上阵。
“心是有限的舞台, 那里不可能摆放太多的座位。 ” 所以,从学生放学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时间交给自己, 整理整理一天的用品, 写一写明天需要的东西, 做这些事时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 或者是悠扬的曲子, 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帮你缓解一天的压力。或者你 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随手可触的地方,
哪怕只看一两段, 这一天里你总算给了自己
一点时间,为自己而活着。你会发现,你不但是教师,还是一个不错的歌星、诗人、或者哲 学家
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丽的、美不胜收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旅行者步履蹒跚地走着, 他左手拿着一块大石头, 右手拿着一
精品资料
块砖头, 背上背着一代泥土, 腰上缠着一圈圈草绳, 头上还顶着一个南瓜。 大家会觉得可笑, 可是我们往往就是这样,自己身上所累,自己浑然不知。
他遇到一个农夫。 农夫问他: “ 疲惫的人啊! 你为什么要拿着一块大石头呢? “咦!对啊!我实在没有注意到。
” 旅行者回答,
” 所以,他把那块大石头扔了,觉得这下好多了。
他又碰到一个村庄里的人, 那人问他:“ 疲惫的人啊! 你为什么头上顶着那么重的南瓜呢? 旅行者说 “真高兴你告诉我!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呢! 赶路了。
”
” 所以,他又把南瓜扔掉, 更轻松地
一个又一个, 村庄里的人使他知道了抛弃不必要的负担, 最后,他是自由的人,轻轻松松地赶路去了。
所以,他一个又一个地把包袱丢掉。
生活中,我们同这位旅行者一样,也给自己的心理负载了太多的负担, 的思想、 阴郁的情绪以及时时困扰心灵的焦虑等等,
不必要的禁忌、 消极
而我们自己却
都让我们举步维艰,
不知道。我们总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试图获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对心灵的束缚。所 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才能轻装上阵,
这样既可以集中精力于你应该完成的事,
也可
以给内心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心理的潜力释放出来,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个方法】 :简化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篇文章吧!
生活原来如此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 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 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 还把车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步踏车领回的第二天, 年轻人被聘到那个车主的公司上班。
—— 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
精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