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分析复习参考2007年湖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4:17: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2007年湖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分析

2007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共300分,政、史、地内容各

占100分,其中选择题的第24-35题,主观题的第38题、39题的第5第6问属于政治学科内容,在全部的14题100分中,经济常识占36分,政治常识占34分,哲学常识占30分,与近几年高考试卷知识分布相当。从电脑统计和各校主观题阅卷情况看,政治学科的选择题得分为39.8比一模38.39分略高,主观题得分约为26分(难度大约是0.5左右),总体难度大约是0·64左右,难度与一模相当,与预期要求吻合。现将试卷答题情况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作如下分析。

一、选择题

1.基本情况

本卷政治选择题共有试题12题,其中涉及经济常识考点的试题有3题(第28、29、32题);政治常识的试题有4题(第25、27、33题);哲学常识的试题有5题(第24、26、31、34、35题);从知识所占比例来说,基本符合高考关于学科内三常识的比重。

从难度看,难度值是0.5-0.6的有1题;0.6-0.70的1题;0.7-0.9的有6题;0.9以上的有4题,与一模相比,增加了一题难度较大的题目,其他试题难度相当。从难度的三块内容看,经济:0.7595;政治:0.8521;哲学:0.8548。总的看,哲学内容选择题偏易,这与高考有一定的距离,高考一般来说哲学选择题还是较难的。

试题注重主干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的结合,命题科学,难度合理,与近几年高考命题吻合度强,达到了高考模拟的效果。 2.各题组情况

第24、25题组: (1)试题:

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具有鲜明的差异。前者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后者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正所谓“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回答24-25题。 24.上述多元的文化现象的形成表明的哲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主观因素制约着人们的认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外因影响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从民族的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角度看,能够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形成提供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的是

A.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域 B.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 C.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 (2)命题意图

考虑到近几年高考选择题具有 “以话题选择命题”的思路和“以人为本”、“突出人文”的思想。本组试题以一段具有哲理内涵的话语作为题干材料,意在考查学生对物质与意识的

关系、用矛盾方法分析客观事物、民族的基本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试题分析

第24题,难度值是0.8286。考生对①项是否当选较难确定,因此选C项的占8%,说明考生对题干中的“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思还不理解,较多的考生可能是凭技巧排除答题的

第25题,难度值是0.8828。有7.12%的考生选了C项,选这一选项的考生,将共同心理素质也归到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上,确实显示其基础和能力的薄弱。

第26、27题组: (1)试题:

温家宝总理在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回答26-27题。

2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其哲学依据是 A.实践第一的观点 B.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C.意识的能动作用观点 D.群众观点

27.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政府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这是因为政府

①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②是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③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 ④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者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命题意图

本组试题以百姓关心的房地产热点问题作背景话题,考查学生对哲学中的群众观点以及政治常识中的政府性质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试题各题肢的知识跨度较大,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情况的掌握。 (3)试题分析

26题,难度值是0.694,此题考生主要错误是误选B,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只注意了此题是考查哲学依据,但对题干的中心观点却忽视了,此题的中心观点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哲学依据”,因此后阶段要注意对此类试题的分析,如何有效准确把握试题的中心意思,是解答选择题的关键。

27题,难度值是0.7588,考查错选D项的较多,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将我国政府全等于国务院。我国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说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细致的把握还不够。

第28、29题组: (1)试题:

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首次提出公平与发展遵循“U”型曲线(见右图)。回答28-29题。

1

3

5

人均(千美元)

收入差距 28.右图反映了

A.人均越高,收入差距越大

B.人均1000~3000美元之间,收入 差距趋向最大化

C.人均越高,收入差距越小

D.人均突破3000美元之后,公平与发展呈负相关

29.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理顺分配关系,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

①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②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 ③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④发挥好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命题意图

本组试题以构建和谐社会、理顺分配关系、注重社会公平热点问题作背景话题,结合考查与这一热点相关的教材知识和考生的读图能力。 (3)试题分析

28题,难度值是0.9138。总体分析图表能力不错,说明本届高三老师比较注重对读图能力的培养。相比,选D的考生较多占6.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考生对题肢中“公平与发展呈负相关”不理解。

29题,难度值是0.8639。考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③④两项的取舍加前缀较难确定,因此选B率达12%,一方面反映出考生对“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这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另一方面反映了考生对题肢理解的能力欠缺。 第30、31题组: (1)试题: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155票赞成、1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了监督法。回答30-31题。

30.《监督法》的通过,为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人大依法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

A.可以有效地改变“一府两院”之间的分权状况

B.可以有效干预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C.可以使“一府两院”成为同级人大的常设机关 D.有利于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31.漫画《缺失》告诉我们的一个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各部分结构欠佳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C.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 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 (2)命题意图

本组题目也属结合热点考查基础知识。热点是《监督法》的通过,知识是对全国人大的职能和整体与部分哲学原理的理解。 (3)试题分析

30题,难度值是0.9820。是本卷中正确率最高的一题。说明考生对人大的地位作用这一知识比较重视,掌握比较好。

31题,难度值是0.9588。此题是以漫画作为背景材料,试图在形式上与政治高考命题

形式靠拢。考生的答题尚可,此题考生能排除C项,说明教师在哲学内容的辅导上,还是化了功夫的。

第32、33题: (1)试题:

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左右。去年,中国汽车产销约680万~700万辆,其中轿车需求量约为400万辆,增幅居世界各国之首。回答32-33题。

32.我国轿车消费量不断增长的原因可能有

①居民的家庭收入不断增长 ②轿车价格不断下降 ③入世后,我国关税的降低 ④外汇汇率跌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3.“人民币汇率是一个主权话题,中国将站在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自主决定。”体现了 A.我国的外交政策宗旨 B.我国的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C.我国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 D.中美两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点 (2)命题意图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近几年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选择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命题是高考政治命题的一个特点,本题试图模拟这一高考命题的方式,同时,对学生易错的知识要点要求加以区分,本试题从知识理解层次上说有一定的难度。 (3)试题分析

32题,难度值是0.501。这是本卷政治选择题中得分最低的一题。从答题情况看,考生选B有30.94;选C5.79;选D12.16,考生主要错误原因在于:(1)对外汇汇率跌落会刺激我国轿车消费不理解;(2)对关税降低能吸引进口也不是很清楚。由于此题是对教材相关知识的拓宽加深,因此得分不够理想,不过,作为高考辅导,对教材有关知识的适当加深,还是必须的,高考政治选择题每年都有1-2道难题。

33题,难度值是0.7849。考生错选A项较多,原因是考生对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和基本立场还不能准确区分,对临近概念还比较模糊,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第34、35题组: (1)试题:

如果现实是那片泥土,理想就好比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回答34-35题。 34.理想与现实既对立又统一。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充分并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下列说法与之对应的有 ①创造条件化解矛盾 ②调整内因化解矛盾

③转移目标化解矛盾 ④依赖外力消解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可见,我们追求的人生观的境界是 A.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 B.实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

C.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D.实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

(2)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是哲学常识下册的内容,题干情境材料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而试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心生活,关注实际,则是近年来政治高考试题逐步显示的一个亮点,本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得以教学时要注意这一变化。 (3)试题分析

分析复习参考2007年湖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w3vn1739h6zh7s4eqk6667gj1yjqg01ck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