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3、混凝土
2 5 3 10 a、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砼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砼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砼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b、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测,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施工期间的砼质量,制订保证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 c、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d、质量检验: 浇筑砼前的检验: ①施工设备和场地。 ②砼组成材料及配合比。 ③砼凝结速度等性能。 ④钢筋骨架。
拌制和浇筑砼时的检验:
①砼的组成材料的外观及配料、拌制、每一工作班至少2次,必要
时抽样试验。
②砼的和易性(坍落度等)每工作班至少2次。
③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每日开工前1次,气候有较大变化时随时检测,当含水率变化较大,将使配料偏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调整。 ④钢筋骨架的稳固性和安装位置。 ⑤砼运输、浇筑方法和质量。 4、施工缝
①所有接触面均必须凿毛,凿毛程度为表面浮浆全部予以凿除置至露出碎石为止。
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其表面必须清扫干净,同时洒水湿润,然后再铺一层2cm厚1:2水泥砂浆。垂直接缝则在其表面涂一层素水泥浆。
5、、预应力
①预应力筋按要求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 ②锚固用锚环和夹片使用前应进行外观、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③千斤顶在使用前进行配套标定(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超过300次,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要重新校验)。
④张拉前计算出每束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并与设计给定的伸长值相核对。
⑤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下料,用铁丝绑扎成束,按编号架空存放并覆盖。
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复核。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相差不超过±6%。 ⑦张拉顺序遵循对称分批的原则。 ⑧张拉时两端同步进行。
⑨卸荷时要均匀缓慢,每束钢绞线滑丝、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⑩已张拉完钢绞线用砂轮切割机割除并保证外露长度不小于30㎜,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切割后进行封锚处理。 6、孔道压浆
①管道压浆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立即进行,一般不超过48小时。
②压浆除具备必需的设备外,应由有经验的熟练人员操作。 ③浆体水胶比控制在0.26~0.28之间;稠度为10~17s;泌水应在24小时内重新全部被浆体吸收。
④严格控制配合比,对未及时使用而降低了流动性的水泥浆,严禁采用再加水的方法来增加其流动性。
⑤锚头必须密封好,应等其强度能满足压浆的压力时方可开始灌浆。
⑥灌浆管应选用牢固结实的高强橡胶管,抗压能力≥1MPa,灌浆时不得破裂,连接要牢固,不得脱管。
⑦水泥浆进入灌浆泵前,应先通过1.2mm的筛网进行过滤。 ⑧灌浆工作宜在水泥浆拌和好30~45min内压完,且要连续一次灌注,最大压力宜为0.5~0.7MPa,真空泵负真空力为-0.06~-0.1MPa。为了保证管中浆液饱满,关闭出浆阀后应保持不小于5min压力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当气温高于350C时,宜在夜间进行。
⑨搅拌的水泥浆必须进行流动度和泌水试验,每一工作班组留取不小于3组的试件,标养28d后做为检查其抗压强度的依据。 九、工期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部成员明确分工、统一安排、协调一致,做到有条不紊,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工作日。
2、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优化施工工艺。
3、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开展平行流水作业,尽量缩短工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