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百汇大课堂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4地球的公转运动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8:04: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四 地球的公转运动

考纲展示 重点关注 (1)注重对原理、规律的理解,如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律。 (2)注重联系现实生活理解所学的知识,如影子朝向、日出方向、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等。 (3)注重各种图形的学习与变式比较,注重图图之间的转化,知识、原理与图形之间的转化,总结读图的规律、技巧,养成绘图、读图、用图的习惯

考点十一 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及四季、五带(高考指数★★☆☆☆)

1.公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

(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1

3.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1)形成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地变化。

?? 季节定为夏季,反之为冬季。春季和秋季是(2)的? 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划北温带地区的四季:3~5月为春季,依次每3?分? 个月为一个季节

四天文四季:把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

五带的??界线:回归线和极圈

?(3)

?五带:南寒带、北寒带、南温带、北温带、热带划分?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分析

影响的方面 太阳直射范围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五带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赤道与寒带除外) 季节的变化 黄赤交角变大(小) 扩大(缩小) 扩大(缩小)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变化明显(不明显)

(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下题。

2

2

1.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C.秋分日

B.夏至日 D.冬至日

解析:选B 题图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图中开始日期北极圈内太阳辐射为零,日期为冬至日前后;a对应的日期北极点附近太阳辐射为零,以后逐日增加,日期为春分日前后;b对应的日期北极点附近太阳辐射为零,以后逐日向北极圈扩大,日期为秋分日前后;M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日期为夏至日前后。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2.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 C.195°

B.105° D.285°

解析:选C 相邻节气之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度为15°,从春分到寒露,地球绕太阳公转了195°,因此C选项正确。如图所示:

(2014·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

3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解析:选D 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D正确。

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选D 甲、乙两点相对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A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因此日地距离不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

考点十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高考指数★★★★☆)

1.季节变化规律

4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时间 昼夜状况 日出 时刻 (地方时) 方位 日落 时刻 (地方时) 方位 春分日 昼=夜 6时 正东方 18时 正西方 夏半年 昼>夜 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 东北方 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 西北方 秋分日 昼=夜 6时 正东方 18时 正西方 冬半年 昼<夜 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 东南方 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 西南方 注: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1)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5°N的昼长等于23.5°S的夜长。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昼夜长短计算方法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图所示)。

5

【最新】百汇大课堂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4地球的公转运动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w4wn4paay3cwgi893aj3uh255c6he00c7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