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点P是x轴上一动点,以线段AP为一边,在其一侧作等边三角线APQ。当点P运动到原点O处时,记Q得位置为B。 (1)求点B的坐标;
(2)求证: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Q重合)时,∠ABQ为定值;
(3)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O、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5 页 共 8 页
2011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A 2 B 3 D 4 A 5 B 6 D 7 D 8 C 9 C 10 A 二、填空题: 11. (a?b)(a?b)
12. ?6
13. 50
14. 115. 0.03 16. 20
17. 5 18. 35
三、解答题:
19. 420. 解得x?2,∴正整数解为1和2. 四、解答题
21. (1)极差:2.2 平均数:4.4
(2)这10户居民这一天平均每户节约:7.8-4.4=3.4 (度) ∴总数为:3.4×200=680(度) 22. (1)证明略 (2)AD=2OE=6 五。、解答题:
23. (1)设甲、乙班组平均每天掘进x米,y米,得
?x?y?0.6?x?4.8,解得? ?5(x?y)?45y?4.2??∴甲班组平均每天掘进4.8米,乙班组平均每天掘进4.2米。
(2)设按原来的施工进度和改进施工技术后的进度分别还需a天,b填完成任务,则 a=(1755-45)÷(4.8+4.2)=190(天)
b=(1755-45)÷(4.8+4.2+0.3+0.3)=180(天) ∴a-b=10(天)
∴少用10天完成任务。
24. (1)DE=1.6(米) (2)AD:BE=5:3 六、解答题:
25. (1)当m=0时,该函数的零点为6和?6。
(2)令y=0,得△=(?2m)?4[?2(m?3)]?4(m?1)?20?0
∴无论m取何值,方程x?2mx?2(m?3)?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即无论m取何值,该函数总有两个零点。 (3)依题意有x1?x2?2m,x1x2??2(m?3)
222第 6 页 共 8 页
由
111???解得m?1。 x1x24∴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8。 令y=0,解得x1??2,x2?4
0),B(4,0) ∴A(?2,作点B关于直线y?x?10的对称点B’,连结AB’, 则AB’与直线y?x?10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M点。
易求得直线y?x?10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C(10,0),D(0,10)。 连结CB’,则∠BCD=45°
∴BC=CB’=6,∠B’CD=∠BCD=45° ∴∠BCB’=90° 即B’(10,-6)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
??2k?b?01,解得k??,b??1 ?2?10k?b??6∴直线AB’的解析式为y??即AM的解析式为y??1x?1, 21x?1。 2 26、(1)过点B作BC⊥y轴于点C,∵A(0,2),△AOB为等边三角形, ∴AB=OB=2,∠BAO=60°, ∴BC=3,OC=AC=1, 即B(3, 1)
(2)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O重合)时,不失一般性, ∵∠PAQ==∠OAB=60°, ∴∠PAO=∠QAB,
在△APO和△AQB中,
∵AP=AQ,∠PAO=∠QAB,AO=AB ∴△APO≌△AQB总成立, ∴∠ABQ=∠AOP=90°总成立,
∴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Q重合)时,∠ABQ为定值90°。 (3)由(2)可知,点Q总在过点B且与AB垂直的直线上, 可见AO与BQ不平行。
第 7 页 共 8 页
① 当点P在x轴负半轴上时,点Q在点B的下方, 此时,若AB∥OQ,四边形AOQB即是梯形,
当AB∥OQ时,∠BQO=90°,∠BOQ=∠ABO=60°。 又OB=OA=2,可求得BQ=3,
由(2)可知,△APO≌△AQB,∴OP=BQ=3, ∴此时P的坐标为(?3,。 0)
②当点P在x轴正半轴上时,点Q在嗲牛B的上方, 此时,若AQ∥OB,四边形AOQB即是梯形,
当AQ∥OB时,∠ABQ=90°,∠QAB=∠ABO=60°。 又AB= 2,可求得BQ=23,
由(2)可知,△APO≌△AQB,∴OP=BQ=23, ∴此时P的坐标为(23,。 0)
综上,P的坐标为(?3,。 0)或(23, 0)
第 8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