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
总体的差异性是指总体单位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可变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对) 社会经济现象都是有限总体。(错)
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可度量的对象。(对)
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错)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就是统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错)
典型调查主要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与决策,也可用来推断总体特征。(错) 调查期限是指从搜集资料开始到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对)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错)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错) 次数密度表示单位组距上分布的次数。(对)
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是为了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对)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联系,为此,在运用时点指标进行管理考核时,必须要选择标准时间和时间间隔。(对)
计算结构相对数必须建立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对)
某工业企业1995年的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10%,实际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15%,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计划完成程度为150%。(错)
可比性原则是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根本性原则。(对)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对)
各标志值与其算数平均数的利差之和为最小值。(错)
当 时,标志值的分布呈标准正态分布。(错) 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指标代表性之间存在正比关系。(错) 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对)
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小于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对) 因为无法知道全及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所以无法计算抽样实际误差。(对)
抽样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独立的,即准确性要求高,可靠性就低;准确性要求低,可靠性就高。(错) 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错)
(A)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8.(B)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 因此(A)比(B)的相关程度高。(错)
相关系数是相对数,有符号,能表明相关的方向;估计标准误差是绝对数,没有符号不能表明相关的方向。(对) 时间数列就是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错)
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0%,则本年的1元只值上年的0.9元。(错)
在计算总指数时,为了解决总体各要素的量不能直接相加而使用的一个媒介因素,叫同度量因素。(对) 总指数中的综合指数含有“平均”的意思,因此,它是一种平均指数。(错) 商品价格上涨3%,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商品的销售额增长15%(错)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个人)
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数量标志)
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是70分,80分,86分,95分,这四个数字是(变量值)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都明确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避免等级的重复和遗漏)
对上海金属交易所,郑州粮食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苏州钢铁交易所等全国十大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额进行调查,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中,采购员,领料员,保管员所填写的原材料入库单,出库单等是(企业内部报表) 对医院的医疗设备普查时,每个医院是(填报单位)
要准确的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次数密度) 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按字母的顺序或笔画数的多少顺序排序的统计数据一般是(定序数据) 属于不同总体的不同性质指标对比的相对数是(强度相对数) 数值可以直接加总的指标是(时期数)
时点指标的数值(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必然联系)
已知某企业各类职工的工资水平和相应的职工人数,计算其职工的平均工资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 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各组次数所占比重的大小) 下面变异指标哪种受极端值影响较大(全距) 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30)个及以上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情况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
在进行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时,为使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增加到原来的1.78倍)
先将全及总体的单位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组,然后再从各组中按随机原则抽选一定单位构成样本,这种抽样方式为 (分层抽样)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在每一天中每隔1小时取下5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验,这种调查属于 (等距抽样)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间的依存关系(确实存在但其关系值不固定) 奶牛的产奶量和精饲料的消耗量之间是(相关关系)
回归方程中,X的系数b表示(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平均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运用回归方程估计的因变量的数值与其实际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按季度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
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现象的发展存在长期趋势。(基本因素) 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是(117.6%)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费用(减少)
某商店2001年1月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销售价是342元,指数是97.71%,该指数是(个体指数)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度量因素 若销售价格上涨,而销售量持平则销售额指数(提高)
目前,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的编制所应用的方法是(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法)
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基本建设投资额、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国民生产总值、全国总人口数) 统计一词的广义含义通常指(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 统计的特点有(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客观性)
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某市国有企业1000个,职工人数50万人,年增加值30亿元,年平均劳动生产率6000元/人,其中:某一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为500万元,职工人数1000人。上述统计报告中出现的有(总体、总体单位、变量、标志、指标、变量值)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工资、工人出勤率、产品废品率) 统计指标的完整结构包括(指标名称、计算方法、指标数值、一定的时间空间和计量单位) 我国每逢年份为3时所进行的第三产业普查时(全面调查、专门调查、一次性调查)
选取重点单位,应遵循的原则是(重点单位应尽可能少、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应尽可能大)
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产品产量、总生产费用、纳税总额) 在下列各项指标中是强度相对指标的有(人口出生率、人均占有粮食产量) 相对指标可分别采用如下表示(无名数、有名数)
几何平均数(是若干个变量值连乘积的项数次方根、可以用来计算平均比率、可以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中位数(是处于一个序列中间位置的标志值、是一种位置平均数、是一种代表值) 有些标志变异指标是用无名数表示的,如(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
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评价平均数的代表性、反映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表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抽样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不同、全及总体的标志变动度的大小、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参数估计方法有(点估计、区间估计)
衡量点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
两个变量之间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增大,则二者的相关关系属于(单相关、正相关) 相关系数(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测定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也能表明相关的方向、其值大小决定有无必要配合回归方程)
影响时间数列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长期趋势变动、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有(移动平均法、半数平均法、最小平方法、时距扩大法)
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循的原则是(时间长短统一、总体范围一致、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算单位应一致)
平均数变动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中包括的指数有(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权数作用、同度量作用)
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属于(总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