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HS
2﹣
﹣
B.HCO3→CO2 C.I→I2 D.Cu→Cu
﹣﹣2+
2.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碳酸钠 B.硫酸钠 乙醇 C.氧化铝 硫 D.盐酸 蔗糖
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为( ) A.v(O2)=0.01mol/(L?s) B.v(NO)=0.08mol/(L?s) C.v(H2O)=0.003mol/(L?s) D.v(NH3)=0.001mol/(L?s)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NH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②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③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④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⑤硫磺(S)不能导电,所以硫磺是非电解质 ⑥CaCO3投入水中几乎不能导电,但CaCO3是强电解质.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5.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A.CH3OH(g)+O2(g)=H2O(1)+CO2(g)+2H(aq)+2eB.O2(g)+4H+(aq)+4e=2H2O(1) C.CH3OH(g)+H2O(1)=CO2(g)+6H(aq)+6eD.O2(g)+2H2O(1)+4e=4OH
6.在一定条件下,相同pH的硫酸和硫酸铁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分别是10mol/L和10mol/L,在此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B.Kw=1.0×10
﹣(7+a)
+
﹣a
﹣b
–
+
–
-+
-
C.a=b D.Kw=1.0×10
﹣(b+a)
7.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烂 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
8.两份等质量且足量的锌粉a和b,分别加入等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相同条件下其产生氢气的总体积(V)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9.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3molO2,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O2(g)的转化率为9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A.2QkJ B.1.8QkJ C.QkJ D.0.9QkJ
10.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
2SO3(g)ΔH=-QkJ/mol,测得SO2
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11.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用于铁表面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1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已知2SO2(g)+O2
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aq)+OH(aq)=H2O(1) △H = -57.3kJ·mol,则任何酸碱中和的反应热均为57.3 kJ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13.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1
A. 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 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1mol电子,a极质量减少32g
C. 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b为Cu,工作一段时间要使右池溶液复原可加入适量的CuO D. 若a、b两极均为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O2体积相同
14.将N2、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H2)=3 mol·L·min;乙:v(N2)=2 mol·L·min;丙:v(NH3)= 1 mol·L·min。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A. v(甲)>v(乙)>v(丙) B. v(乙)>v(丙)>v(甲) C. v(丙)>v(甲)>v(乙) D. v(乙)>v(甲)>v(丙)
15.KIO3是食用碘盐的添加剂,工业上制取KIO3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其中阳(阴)离子隔膜只允许阳(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1
-1
-1
-1
-1
-
-
A. 可用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 B. 装置中的隔膜为阳离子隔膜
C. 当外电路中通过2 mole时,阴极上会有22.4LH2生成 D.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I-6e+6OH=IO3+3H2O 16.下列各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图是( )
-----
A. A B. B C. C D. D
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mol/L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4mol/L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 B. 对于可逆反应2CO+2NO
N2+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加快
C. 工业上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 在K2SO4和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生成沉淀速率加快
18.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在江苏如皋落户。用吸附了H2的碳纳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甲电极反应为:NiO(OH)+H2O+e ̄=Ni(OH)2+OH ̄ B. 放电时,甲电极为正极,OH ̄移向乙电极 C. 电池总反应为H2+2NiO(OH)
2Ni(OH)2
D. 充电时,电池的碳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19.一定条件下,CO2(g)+3H2(g)
H2O(g)+CH3OH(g) △H=-53.7kJ/mol;向2L 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
和2.8molH2反应,图中过程I、Ⅱ是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中CO2的转化率[α(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点:v(正)>v(逆) B. 活化能:过程Ⅱ>过程I C. 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
D. 过程I,t2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20.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
A. 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 B. 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