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过财政和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有利于营造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在现阶段非常需要。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具体的政策组合宜以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免”、“减”和“放”为主的政策,比如免去“三农”业务部分的营业税,减征“三农”业务部分的所得税,减提“三农”业务部分的存款准备金率,放宽利率浮动权限,放宽中央银行再贷款资金的规模等。为了激励金融机构开辟农村中低端市场,可以制定更优惠的激励政策支持服务农村中低端市场的金融机构。当然,激励政策运用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农村金融机构能扎根农村,积极创新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产品和方式,提高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自适性,缓解普通农户的信贷配给现象。
共 37 页 第 25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致 谢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的四年,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视野更开阔,性格更开朗,并于今年六月收到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的录取通知书。我深知,这一切离不开老师们的教导和鼓励、同学们的帮助和关心。在这里,我要向各位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永升老师,张老师不仅传授给我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张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亲切的待人态度一直深深感染着我。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张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提供了很多帮助。在修改过程中,张老师常常以演讲或是小组讨论的方式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临场思辨的能力,用论文所需的知识引导我们进行自我修改,这种认真的态度鼓励着我们组的每一位同学。正是因为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精心修改,本文才能顺利完成。 我要感谢大学期间遇到的各位老师,你们的教诲、鼓励和帮助,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将继续铭记老师们的教诲,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努力,早日成为二十一世纪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共 37 页 第 26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 Stiglitz,Joseph,&Weiss,Andrew.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 1981:71.
[2] Hess, James D.1.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CREDIT RATIONING: COM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Nov84, Vol. 99 Issue 4, p865-868, 4p [3] J C Stein.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Capital Allocation:Decentralized versus Hierarchical Firm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2(9):1891—1921. [4] 蒲勇健,宋军.农村信贷市场:特征效率与组织重构[J].南方金融,2003(9):13—16.
[5]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335—339.
[6] 朱喜,李子奈.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3):37—49.
[7]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R].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6.6. [8] 罗富民.非对称信息下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5):57—59.
[9] 田安阳.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我国农村信贷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0. [10] Rodrlguez—FuentesC.J.,1998.“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vol.77,no.1.pp.63—75.
[11] Burgess.R and R.Panda.2003.“Do Rural Banks Matters?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Social Banking Experiment”.Department of Economics.LSE,Department of Economics,Yale University,The Center for Market and Public Organization(CMPO).Working Paper Series No.04/104.
[12] Goldsmith,W..1969.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3] Shaw,E..1973,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Mckinnon,R..1973.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5] 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3:No.C2003026.09
[16] 姚耀军、丕禅,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1)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6期
[17] 高勇标、楚风楠、兰园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2008:第12期
[18] 张静琦,古文威,朱疆.现代信贷配给理论评述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0(4):19-21.
[19] 彭志慧.信贷配给理论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5
共 37 页 第 27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20] 陈赛玲.关于杭州辖内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8)
[21] 王景富.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9)
[22] 何安耐,胡必亮.农村金融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8—5l.
[23] 曾庆芬.信贷配给条件下的中国农村金融系统优化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8
[24]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三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884
共 37 页 第 2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