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迟疑)
师:你的小眼睛其实是非常非常尖。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飞机想:“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
师:哦,普通飞机在问怎么飞得这么快呀?航天飞机是不是飞得很快?确实,小眼睛很尖。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航天飞机是一个庞然大物。
师:哇,庞然大物。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词?把它画下来。(师板书“庞然大物”)广字头里面一个龙——庞然大物。这个词是个很有趣的词,课文当中,在普通飞机眼里面谁是庞然大物?
生:在普通飞机眼里面,航天飞机是庞然大物。
师:看起来好大啊!是不是?航天飞机要比普通飞机身体要大上好几倍呢!所以普通飞机一看,哇,真是一个? 生:庞然大物。
师:再读一遍:庞然大物。 生:庞然大物。
师:你们知道在小蚂蚁的眼里,什么东西是庞然大物? 生:在小蚂蚁的眼里,一支铅笔都可以算是庞然大物了。
师:对不对的?是的,也比它的身体大好几倍呢,对不对?还有什么也是庞然大物?
生:在小蚂蚁的眼里,一把尺子也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师:有没有也同样是动物的?
生:在小蚂蚁的眼里,橡皮也是庞然大物。 师:对,橡皮、尺子??你说。
生:在小蚂蚁的眼里,我们就是庞然大物。 师:是不是的? 生:是。
师:当然是。那么在你们眼里,什么东西也是庞然大物呢?你说。 生:在我们眼里,房子是庞然大物。
师:什么房子啊?
生:恩,比较大一点的房子。
师:比如说像我们这样的教学楼,是不是庞然大物啊?的确是的。你说。 生:在我们的眼里,高楼大厦也是庞然大物。 师:恩,会用高楼大厦这个词也不错!你说呢? 生:一座大山。
师:恩,一座大山也是。比如说你来到动物园里的话,哎呀,看到什么也是庞然大物啊?什么动物啊? 生:大象。
师:对了。大象,或者是河马,这些都是吧?所以这个词语真有趣。哎,在不同人的眼里,不同的东西可能就成为他的? 生:庞然大物。
师:在这篇课文当中航天飞机就是普通飞机眼里的? 生:庞然大物。
师:我们也可以知道航天飞机? 生:很大。
[点评]围绕一个词语的理解,学生联想了那么多的事物,说出了那么多的话,这是不多见的,而在词语的理解中渗透“相对”的思想,更是别出心裁。正是相对而言的举例说明,让学生对词语的内涵获得了真切的体验,也对航天飞机这个文中说明的对象之大有了相对比较感性的认知。这个词语的教学是立体的、形象的、体验的、有思维内涵的,同时又是儿童的。
师:哎,他的发现真有趣!还有没有同学发现了?你知道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当中?你说。
生:我还在第二自然段当中知道了航天飞机是从一声呼啸中出现的。 师:那说明它飞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啊? 生:很大。
师:对的。还有呢?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它转眼间,只要眨一眨眼睛或者眼睛往旁边一看,它就不见了。 师:哦,它就不见了。哪个词语告诉你它就不见了?
生:无影无踪。
师:转眼,我眼睛刚刚往那边一看,它就怎么样了?就不见了。说明它怎么样啊? 生:说明它飞得非常的快。
师:哎,真不错!刚刚你(刚才发现普通飞机问话中可以知道航天飞机的速度快的孩子)发现普通飞机的问话当中可以知道航天飞机是? 生:很快。
师:刚刚那个同学那句话当中也可以知道航天飞机飞得特别的? 生:快。
师:所以,曹老师来介绍的时候,我不仅要介绍它的样子,我还要介绍它另外的特点。(出示一段话,老师用特别快的特别有趣的语调读)我还飞得很高,真的很高,真的很高很高特别特别高;我还飞的很快,真的很快,真的很快很快特别特别快。 (生笑)
师:为什么要笑?你说说看为什么要笑?
生:因为??你应该说我飞得很高,比如说我能飞多高多高,而不是说我飞的真的很高,很高很高。 (生笑)
[点评]具有学生生活气息的口语表达被教师加工描摹化用于此,收到的效果不同凡响,课堂里所有的人都觉得亲切又好笑,尤其是学生,忍不住笑出声来了。那样的表达,让学生觉得熟悉,似乎是自己的又分明不是自己的而是老师的,于是轻松地笑了,但学生在笑声中会意识到那样的语言表达不好,并悄然等待教师由此生成一种新的认知。
师:曹老师想要说它特别特别高,特别特别快,像这样的写法好像读起来特别的滑稽,是不是?那到底怎么样的写法才是比较好的呢?看一下第三自然段,自己读读,看看智慧老师到底说了几次话? (生读书)
师: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哦!智慧老人说了几次话? 生:两次。
师:两次,对不对?好,我们来看看这两次话。(分成两段出示课文语段)那这
两次话既然是智慧老人说的,你们刚刚也说了,只有特别特别聪明的人才能称为智慧老人,那他说话肯定不能结结巴巴吧?好,自己练练看,不要等会儿你读智慧老人的话还是结结巴巴的,那就不像智慧老人了,对不对?好,自己再练练。 (生练读)
师:说话不说得结结巴巴,这只是智慧老人的第一项很小的本领,第二项本领,他说话要说得特别自然,不像在念书,这才是比较好的说话。来,再试试看,能不能不像在念书,很自然地说话,自己再开始。 (生练读)
师:好,智慧老人说了这两次话,我来请两位同学来读读看,看看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智慧老人。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两人来比比看,看看你们能不能说的清楚自己要想说的意思。
生1(女)读: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它比你飞得更高更快,你能飞两万米高,它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它只有飞行七分钟。(这个女孩子模仿老人的嗓音读,很投入,听的同学一边小声笑一边认真听)
师:怎么样?真是一位像模像样的智慧老人,对!是智慧老奶奶。(生笑。)好,接下来智慧老爷爷出场。读下面一段。
生2(男):读第三小节下面一段(智慧老爷爷的话)(这个孩子读得很好) [点评]教师对开课时特意出示的文中的“人物”形象利用的非常充分,收到的效果极好。
师:读得真不错!一个小错误也没有,而且意思表达的非常清楚,曹老师喜欢你这样的读书。好,请坐!咦?说这么两段话,智慧老人是要说什么意思呢?你知不知道呢?找找看,你可以默读一下第三自然段。不发出声音的,自己读读看。看看这位老人在说什么呢?找到一个你就可以举手。 (生默读课文相关段落)
生:航天飞机比普通的飞机飞得要更高更快。
师:嗯,他找到了智慧老人说了航天飞机的两个特点,哪两个特点?一个是? 生:高
师:高。另外一个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