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工作研究
——基于师德教育的视角
内 容 摘 要
幼儿园安全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或者由幼儿园组织的相关的活动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幼儿园事故发生的范围、种类是极其复杂的,有的与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有关;有的与教职工的保育、教育有关。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幼儿教师)一般因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幼儿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是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基础的摇篮,而所有这些的完成,都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完成。在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中,有些老师责任心、安全意识薄弱,偶尔会给幼儿带来一些意外伤害,给家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幼儿园的声誉也有影响。由此看来,幼儿园安全是幼儿园发展的前提,本文从师德建设与幼儿园安全的关系入手,探讨幼儿园安全工作,增强教师责任感、安全意识的同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稳步、全面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探索后续可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工作 师德教育
一、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直接关系到全园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幼儿园应注重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因为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如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幼儿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必不可少,因为看护、爱护不如自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
尤为重要, 安全工作是教育教学稳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保证,也是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做好了安全工作,孩子们才能开心快乐地在幼儿园学习和成长。
二、教师师德与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关系
(一)幼儿园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师德教育的内涵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2.幼儿园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相关法律法规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第二,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相关内容如《教师行为十要、十不要》、《早接、晚下时的忌语》、《幼儿教师常用文明用语》等。第三,学习有关专业理论及有关文章。利用教师培训时间,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师风建设理论文章,通过学习,让全体教师深切地体会到师德对每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品德和素养。 (二)教师师德与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关系
1.加强师德教育,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前提
胡总书记对新时期师德精神做出了新的概括、新的阐述,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体现了师德建设的时代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教师师德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幼儿园,我们可以从外部环境创设、内部设施健全上考虑幼儿的安全因素,尽量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但教师对幼儿的管理、一日生活的组织更能有效的避免不安
全因素的发生。有些老师责任心、安全意识薄弱,对孩子的管理、照顾不到,今天腿会擦伤一点皮,明天头上会撞一个包,后天会因为疏于管理,孩子从滑梯摔下骨折,如果经常有这样的事故发生,家长怎能安心上班?幼儿园生源如何保证?幼儿园如何去发展壮大?因此,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就尤为重要,所以,幼儿园要定期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带领教师学习师德建设有关制度、文件、材料等,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等。通过学习与讨论,让全体教师深切地体会到师德对每一个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在工作当中认真领会学习的内容,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践,真正做到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从心灵受到震动、引起共鸣,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2.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促进师德水平的提升
安全工作的管理是通过对安全措施落实过程的控制来进行的, 它注重管理的细节化、精细化, 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所以幼儿园在安全管理中应注重过程, 关注细节。
首先,幼儿园应成立由园长总负责亲自抓幼儿园安全,分管安全工作的后勤园长具体负责部署实施,保教部门、保健部门、各班班长具体操作落实的专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层层把关,防范第一,定人定岗”的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并结合对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的剖析,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和应对能力。其次,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各部门主管与园长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各班各类教职工与保教部签订《班级安全责任书》《幼儿安全责任书》,伙房人员与保健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门房人员与后勤主人签订《门卫安全责任书》等,各类人员明确了各自责任范围和工作要求,使得全园人人都有安全防范意识,人人都有监督岗,人人都懂得安全防范措施,人人都是安全卫士。同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安全工作考核与奖惩挂钩,建立奖惩机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因而推动了安全管理由“被动”转向“互动”, 形成了人人重视、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管理格局,以强化全园教师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视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水平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保教人员的师德素养
以师德教育为核心,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师德是教师敬业乐业的动力,是教师职业综合素质的核心,在规范师德方面,应该“他律与自律并重,重在内化”,可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运行考核、聘任制,实行教师队伍动态聘任的管理机制。幼儿园将师德作为教师聘任和考核的首要内容和重要依据,每学期要对全园教工进行考核,每学年要对班长进行考核及述职重新聘任,实行动态管理,不适合教育工作的保教人员实行不聘,并使其调离,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体罚幼儿的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从外力上净化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2.通过政治学习及业务学习,学习幼教法规、时事要闻、幼教动态、教师的行为规范等内容,制定并实施符合本园实际情况的工作要求如《保教人员十要十不要》、《早接、晚下时的文明用语》、《幼儿园教师禁忌用语》等,其内容包括教师在思想品德、文明礼仪、待人接物、坐、站、走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外部他控”,使教职工有章可循,参照自律。
3.强化自律和内化
(1)师德培养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运用感化、激励、疏导、弘扬等方式,将师德教育纳入到日常整个教师素质提高的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和适时的捕捉教育契机,为教师提供有益、正确的信息。
(2)加强师德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计划内容做好师德学习和教育工作,通过学习幼教行业的模范人物事迹,举办师德讲座,开展微笑服务,以及谈谈我的带班经验、家长心目中的好教师等主题论坛活动,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的意识,从而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指导教师踏踏实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使工作更细致,服务更热情,作风更严谨,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还可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师之间的了解、合作与互助,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每年的9月,结合教师节,组织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演讲,如“如何做一名幼儿喜欢的老师”、“夸夸我的好搭档”、“我爱这一行”、“假如我是一名家长”、“走进童心世界”、“《致加西亚的一封信》有感”演讲等树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