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0年)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6:14: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期末知识点总结 准备单元《比较液体的轻重》

1. 我们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应该包括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记录等

2. 分层饮料就是根据不同的液体轻重不同而调制的。 3. 相同体积的水和油相比,水比油重。

第一单元《小小建筑师》

1. 当天然洞穴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时,人们开始用树枝、石块等搭建棚穴,实现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目的,房屋建筑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使用的工具更先进,材料也发生了变化……

原始的房屋 材料:草木土石 工具:锄 斧 锛

古代的房屋 材料:砖 瓦 木头 工具:锯子 斧子 墨斗 刨子 锤子 现代的房屋 材料:钢筋 水泥 混凝土...... 工具:吊车 挖掘机...... 3. 现代的房屋有了巨大变革,无论是结构、功能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4. 从古至今,(材料)和(工具)的变迁推动了建筑技术不断发展 5.人造材料:砖、瓦、钢筋、水泥、混凝土 天然材料:草、木、石头、树木 6. 博物馆展示的建筑各式各样,它们都是由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师开始工作之前,必须调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

7. 做一个适合小狗住的房子要求:小狗能自由进出,自由活动; 能挡风雨;保温隔热;适度透光,要用窗户;方便打扫等。

8. 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

9. 测试不同材料的性能可使用的方法有: (1)划痕法——判断硬度; (2)滴水法——防渗水性能; (3)观察法——透明度。

10.铝箔挤塑板是一种人造材料,轻便保温,便于加工; 木板是一种天然材料,取材方便 ; 钢筋很硬,加工有难度; 玻璃透明度较好,可做窗户。 11.梳理施工任务,制订一份合理的施工计划,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12.为了完成制作活动,我们要乐于分享和接受彼此有益的想法。 13.用万能胶把预制好的材料组装起来,必要时用螺钉加固。 14.小狗的房子做成尖顶 ,是为了 防水 。

15.给小狗做的房子 是否符合要求: 大小、防水、保暖、透光、坚固等方面检测。

第二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

1. 停电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停电后我们会无法收看电视、没有电灯照明、无法乘坐电梯、电饭煲中的饭也无法做.....没有电,整个社会简直就要瘫痪了。 2. 电冰箱、电视机等电器用的电是发电厂提供的交流电;手机、手电筒等用的是电池提供的直流电。

3. 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使灯泡发光、给食物加热、推动机器运转、使音箱发出声音。太阳发出的光和热、物体发出的声音等也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4. 电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

5. 小灯泡的结构包括:灯丝、玻璃泡、金属架、金属壳、绝缘材料、金属触点。 6. 如果把电源的两极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就会造成短路。短路 会产生巨大的电流,会烧毁电源或导线。甚至引起火灾。所以我们连接线路时要避免短路。 7. 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小灯泡就发光了。由电源、导线、灯泡 组成的闭合回路就叫电路。

8.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开关随时控制电灯的亮和灭。 9. 根据自己的设计连接电路时,要先让开关处在 断开状态。

10.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 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常用方法。

11.像铜丝、铁钉等易于导电的物体被称作 导体,像塑料、橡胶 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被称作绝缘体。绝缘体的绝缘性并不是绝对的。在特殊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导电。比如干燥的木棒不导电,潮湿的木棒就能导电。

12.安全用电: (1)不攀爬电线杆,远离高压设备,不在高压线下放风筝或钓鱼。 (2)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不用湿手操作电器。 (3)不用电线破损的电器。 (4)不直接去拉触电者。 (5)不拉拽软线拔插头等。

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

1.我们用围通常生长着许多有价值的植物。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 人们把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称作经济作物,比如棉花、油菜、蓖麻等。把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称为观赏植物,如牡丹、玫瑰等;把那些稀少而又珍贵的植物叫珍稀植物,如水杉、银杏等。

3.种子由 种皮和胚 组成 ,胚包括 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4.植物不一定要在土壤里才能发芽、生长。利用营养液也可以种植植物---水培植物。

5.种子能萌发成幼苗,根能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种子和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

6.黄瓜是蔓生植物,长到一定高度就需要支架。搭支架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木棍或竹竿、细铁丝或细绳等。

7. 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它们能够把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输送到植物的叶等器官里。

8. 像油菜花这样,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作完全花;像黄瓜花这样,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作不完全花。

9. 花是一些植物的重要生殖器官,担负着繁殖后代的重任。花的雄蕊会产生花粉,这些花粉传到雌蕊上,雌蕊底部的胚珠受精长成能够发育出新生命的种子。 10.风和昆虫是很多植物传播花粉的“媒介”。

11.种子只有传播到更广阔的空间里,才能长出更多的新植株。动物、流水和风等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2.植物通常会经历经历了从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13.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但有的植物则可以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14.长寿花茎经历了生根、长新叶、开花的过程。

15.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六大器官。

第四单元《土壤,生命的家园》

1. 我们可以找一块土地,用木棍或者小铲子挖开土壤,看看土壤里有什么。 2. 不要直接触摸不认识的物体。也不要伤害王壤中的动植物。 用小棍子、

小铲子等尖锐、锋利的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3.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属于生物。绝大多数生物都能生长、会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

4. 石子、沙子、瓶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土壤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非生物。

5. 地球上的陆地表面大部分都覆盖着土壤。土壤孕育了生机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养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6. 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物质,主要是由土壤里动植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作腐殖质。土壤含腐殖质越多就越肥沃。

7.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土壤中含有绝大多数的化学元素,基本上可以满足植物对矿物质的需求。

8.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土壤中不仅有石块、砾石、沙粒、粉粒、黏粒,还有水、空气、腐殖质等多种物质。

9.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 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质土; 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10.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不同和矿物质组成的不同,就造就了五颜六色的土壤。

如:我国东北的黑土,中南地区的红土、黄土,四川地区的紫色土。 11.不同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土壤类型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不同的土壤适宜种植不同的植物。

12.人类活动对土壤造成的影响:乱砍滥伐会造成水土流失; 过度放牧会使土地沙化;向土壤里排放有害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

13.为了保护土壤我们要多植树种草、施用有机肥、轮换种植、 退牧还草等。

第五单元《不一样的物体》

1.小木块、小石子、粉笔等都是固体,水、牛奶、饮料等都是液体。 2.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它们能流动。

3.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我们可以用长、宽、高 等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又称物体的体积。

4.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物体的质量。天平 是常见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克、千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常用单位。

5. 天平的使用说明: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 处; (2)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间,这时横梁平衡; (3) 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 位置,直到指针恢复平衡。(左物右码)

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 + 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4)使用时要注意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

6.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机械台秤、皮尺、米尺、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大小。

7.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我们能测量到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8. 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工具。使用量筒或量杯时,要将其放置平稳,视线要与杯内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读数。

9.液体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它具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所以我们能够测量出它的确定数据。

10.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但空气有质量。

11.一些分离物体的方法:用吹风机吹走绿豆中的糠 (运用了糠比绿豆轻) 用磁铁吸走木屑中的曲别针 (运用了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的特性) 用筛子筛面粉和绿豆 (运用了面粉粉末比绿豆的体积小的特性) 用水溶解沙子里的盐(运用了盐可以溶解于水中的特性)。

12.做一份水果沙拉拼盘的步骤: 各种水果→清洗→苹果削皮→切块→添加沙拉酱。在制作过程中水果中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反思单元《显微镜下的证据》

1. 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比较小的物体。

2. 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选择恰当的工具或仪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另附重要图片:

搜索更多关于: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0年) 的文档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0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wmxw4ssv60zdc523xwm17c19373fh00gp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