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讲求数量,忽视质量”,而应通过优中选优,实现发展一个社区银行就打响一片区域的效果,以质取胜。例如:利用现有网点可以在前锋设立企业社区银行,在枣山设立物流商贸社区银行、在协兴设立旅游社区银行等等,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能延续并发扬现有网点布局的优势,将服务品牌与金融产品等深入到社区,拉近银行和市场间距离;二是要能弥补社区的金融功能。在前期调查走访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横纵对比,通过与物业、房管局等部门的沟通,详细掌握目标社区的业主结构,如职业分类、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家庭情况等,同时认真分析目标社区周边的商铺、小微企业等情况,这样有针对性的拓展才能打造备受欢迎的金融配套服务;三是加强互动沟通。在选择好社区银行的网点位臵后,还有一步就是要收集客户对银行的需求。事实上,这一步也是一个社区银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所有潜在客户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于事前完善手段和服务措施,研发新的金融产品,使得银行和市场的互动更强,也使得社区银行业务的开展更顺利。
(二)服务理念植入,通过网点转型,打造实质社区银行。网点转型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农信社、农商行也一定要走一各适合自己的网点转型之路,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当然我们联社目前也通过网点转型打造了几个标杆网点,但是网点转型,并非简单将网点开进社区,而是除了在网点布局、网点功能、网点运营提升方面下大功夫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理念的转型,也就是将社区银行“社区化、便民化和服务化”理念运用在其转型发展中,深入挖掘那些已经开在了社区附近的网点的社区金融需求,将人缘、地缘做透,增强社区居民客户的黏性,打造超越社区银行躯壳之上的真正的社区银行。一是社区化。一方面,通过完善自助设备功能,有机结合人工咨询、处理的方式去优化服务的流程,增强社区客户的体验。另一方面,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需求,通过在社区银行网点增设咖啡馆、书报区、培训馆、棋牌室、儿童专区等扩展性区域将客户请进门,扩大客户基础。二是便民化。充分考虑社区客户的工作、生活规律等,如通过错开上班高峰期、延后下班时间等方式扩大服务的时间范畴,满足上班族的金融服务需求等。例如可以在广发设立夜市银行,提高服务范围。三是服务化。通过增加代收快递、代送鲜花、代缴煤气水电费、代购票务等代理业务,举办健康讲座、小小银行家等亲民活动,增进与社区客户之间的联结,摸清社区居民喜好、风俗和
习惯,深耕社区金融,做真正让客户感动的服务,这一点确实是我们联社目前需要加强的方面。
(三)抓住机遇拥抱互联网,走长远稳健发展之路。农信社、农商行在发展社区银行的过程中,要面对海量的客户需求,从需求分析到规划决策、风险防范等内容都需要强大的数据和信息技术做保障,这些都与互联网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将社区银行与互联网有效对接,大力整合线上线下一体的平台服务体系,通过主动营销和内容引导,渐渐将社区客户分流到网站、手机、客服中心等在线平台上,从而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例如选择信贷产品,对于那些比较成熟的客户,可以通过线上金融平台的服务模式,客户通过输入自身的贷款需求,随后由后台系统智能化推荐一批合适的贷款产品,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判断做最终选择,再同客户经理进行接洽;对于那些由于信息不对称又有借款需求的客户,则可以通过线下介入,弥补线上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社区银行过程中存在的成本、盈利、产品、风险等问题,真正走上长远发展的道路。
作为一个普惠制金融机构,农信社、农商行在开展社区银行建设的同时不应过多去关注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谁胜谁负”的命题,而应更多地思考能与谁合作、达成共赢,这才是发展的上上策。无论是俯瞰整个庞大复杂的金融体系,还是站在一家农信社、农商行的角度分析战略战术,各种方式和渠道的有机结合与成本利润的综合考量才是制胜的关键。农信社、农商行在发展社区银行时,现阶段主要的手段还是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物理网点,移动服务车,移动机具,电子银行等设备,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创新加载社区银行功能,才能在社区银行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促进信用社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2016年8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