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声喝斥:“要闹事的给我站出来!”把他们打得四散逃去。杜氏奔走于南洋、北美,宣传革命主张,募集革命资金,联络,共图革新。
1908年,他衔命回国,投入反清洪流。1912年5月,宋教仁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延请杜心五任佥事。尔后,调任农商、农工部部员。旋调河南彰德府农商直属第二农事试验场任会办。再调第一农事试验场任技正兼农事传习所气象学教授。
1913年3月20日,准备进京筹划组织“责任内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心五去沪参与为宋治丧事宜后回北京后弃官去职,隐身江湖,当了青红两帮的“双龙头”。
二、民族气节,铁骨铮铮
刘笃平的《我为什么写<游侠杜心五>》——“在抗日战争中期,我在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中,星期天去一族兄家,不意又和他相遇,当下惊喜交集,一问,才知他是国民党当局接他出来的。要他和杜月笙分任?全国抗日群众运动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号召海内外帮会徒众奋起抗日。”
何秉松的《有组织犯罪研究 第1卷》——“1935年11月,土肥原贤二唆使滦榆行政专区专员殷汝耕叛国,窃据冀东二十二个县,组织?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原上海警察厅督察长、青帮通字辈王金标出任伪府高级参议,负责情报工作。土肥原在策划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后,看到殷汝耕等人不足以控制华北的基层社会,于是设法拉拢和强迫在华北广开山堂的青洪帮首领杜心五,企图利用杜的帮会势
力来控制华北民众,遭到杜心五坚决反对而失败。“
刘才赋的《秘密社会史话》——“1935年11月,土肥原唆使国民党滦榆行政专区专员殷汝耕叛国,组织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但殷汝耕等人根本控制不了华北的基层社会。于是,土肥原又设法拉拢在华北广开山堂的青红帮首领杜心五,要他开堂收殷汝耕为徒,成立?普安协会?,以作为所谓?华北国?的过渡组织,企图利用杜的帮会势力来加强对华北的控制。土肥原并拿出一张日本正金银行的支票,先以200万元给杜作活动经费。但杜心五颇有民族气节,严词拒绝了土肥原的要求,当众把支票撕得粉碎。土肥原老羞成怒,将杜扣押起来。据说杜心五在当天晚上就施展武功,飞身跃过院墙,剃掉胡须,化装成一火车司炉,在帮会徒众的掩护下潜往长沙。”
刘笃平的《杜心五力脱倭营》——“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杜心五传》时曾和大学者梁漱溟通过信,梁漱溟在信中这样说:?日本人土肥原搞所谓华北国之事,我不知其详,但闻杜先生曾被日人延请住入一大花园中,围墙甚高,杜先生以其轻身术竟能越墙而出,日人莫奈之何云。?”
张佛千的《大侠杜心五》—— “民国二十四年我于役北平,华北局面日紧,国家积极备战,我奉命随众加入青帮,以便将来转入地下工作或参加游击可得到助力。我们拜的就是杜心五老师,他是北方青帮大字辈的领导人……拜师后发给我们一枚铜质圆形证章,上有简单的图案,据说是全国帮会团结抗日所统一制发………我在离开北平前,去向杜老师辞行,选了一张他坐我立的放大照片,请他签名,并
写了赠给我的上款,告诉本人的步子一步比一步紧了,下一步在北方是冀东到平津,直到黄河北岸;在南方是从上海到财富之区的江浙,包括首都南京。以后,在北方进攻黄河南岸,在南方沿江进攻武汉,南北会师,再以后便是进攻大西南地区了。中国虽有亡国的危险,但我有信心,你有信心。全国四万万人一条心,都爱国救国,谁也亡不了中国。你到上海去,如果打起来,正好利用租界的掩护做地下工作,上海附近广大地区可以组织我们自己人的力量打游击……?” 国民党政府迁重庆后,蒋介石派员接他去重庆,委以全国抗日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之职。杜氏乃于1941年3月离慈赴渝。在渝一年,杜氏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并曾以青帮身份帮助中共地下组织派党员和进步人士去外地工作。
三、身怀绝技,低调自隐
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不仅在文章中推崇杜心五先生,晚年还多次在日记、书信里提及杜心五先生,曾向人寻求杜心五先生的生平资料。其对先生的敬佩之情,一直不衰。在其文章《重印孙著<拳意述真>》 序言中说——“(杜心五)十四岁即在川黔滇一带山区为商旅保镖。以加入哥老帮会颇早,年辈居上海黄金荣、杜月笙之前;暨其老,遂为会中最高领袖。顾不问事,萧然自隐,不为人所瞩目” 。梁漱溟给刘笃平的信中写到——“杜先生为江湖游侠之士,早年参加青帮组织,其辈份在黄金荣、杜月笙之前,却肃然隐退,不愿出头问事。”
四、文人以武卓越,武魂以墨流芳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在其著作《积微翁回忆录》言——“此君(杜心五)武术甲天下,而人极儒雅,东京帝大习农科,亦留学生中之杰出也。”
方崇远的《追忆刘膺古将军》——“刘将军酷爱书画,藏庋颇多,尤以明儒方孝孺的一幅山水画更为珍贵。一次,李觉将军和王东原军长来刘公馆欣赏书画,见客堂悬挂杜心五先生题书的?智慧若辰星普照,愿力与天地同流?对联,交相赞羡。刘将军道:?此书万金莫致,杜翁为人耿介,笔墨亦非金钱所能得也。?杜心伍先生是辛亥革命先辈,武林大侠,晚年息影家园,刘将军与之时相过从,文墨之交好也。”
杜氏工书法。1927年,曾书“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勖勉万籁声。笔力仓劲,自成一格。1937年,慈利著名学者吴恭亨逝世。吴氏生前自拟之墓联“埋我买山小结束,痛人弃地大糊涂”的石刻,即为杜心五所手书。他的文学造诣也是很深的。1947年,柳林铺姚建邦请他题写了一副对联:“意随流水俱远,心与白鹤同闲”,属对精工,雪竹冰丝,宁静淡泊。
五、文武大成,令德昭著
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杜心五先生画了一幅素描。由他本人珍藏数十年,1953年杜心五先生逝世,徐悲鸿先生将素描拍成相片,寄给杜心五先生家人。并在唁信中说:“尊人心五先生卓艺绝伦,令德昭著”。现此素描保存在徐悲鸿纪念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