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普遍现象。 3)调查实践的规划方法
盖迪斯用亲身实践表明了观察、调研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先诊断、后治疗”的规划路线,并制定了“调查—分析—规划”的“标准”程序。 4)城市规划的人文关怀观
盖迪斯极度重视人文要素与地域要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基础作用,因此他认为应该以人文地理学为规划思想提供丰厚的基础。他指出将城市从旧技术时代引向新技术时代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盖迪斯深切关怀城市中广大居民的生活条件。 影响:
盖迪斯所有的思想、学说、实践中都闪烁着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光辉,被尊奉为近代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大师。作为一个城市规划方面的先驱者,虽然盖迪斯的成就很难在他有生之年被人充分认识到,但盖迪斯的思想强烈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刘易斯?芒福德以及20世纪的其他规划思想家。
4、马塔带形城市 理论内容: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马塔提出带型城市设想。他认为传统的从核心向外圈层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它会使城市拥挤、卫生恶化。在新的集约运输形式的影响下,城市将发展成带型。城市发展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容易接近自然,又能将文明的设施带到乡间。 (1)城市依靠一条交通轴呈带形发展,宽度有限,理想情况下为500米,长度无限;
(2)沿交通脊布置一条或几条电气铁路和市政管线;
(3)将城乡结合起来发展;
(4)从一个或若干城市做多方延伸,可形成有机网络。 代表城市:
1882年,马塔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外围建设了一个4.8千米的带形城市,后于1892年又在马德里周围设计一条有轨交通线路,联系两个原有城镇、长度约58千米的马蹄形带形城市。 影响:
带形城市对日后西方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有一定影响。二战后的哥本哈根、华盛顿、巴黎和斯德哥尔摩的规划中,都多多少少看到带形城市理论的影响。
5、戈涅工业城市 著作:——《工业城市》 理论内容:
他在工业城市模式中,将城市的各个功能部分像机器零件一样,按照其使用需要和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分区并严格的按照某种秩序运行。 1、工业城市人口为35000人;
2、城市各要素应进行明确的功能划分:市中心、生活区,区内部设有小学、服务设施、疗养院及医疗机构、工业区、火车站;各区之间有绿带分隔。
3、各功能区之间留有空地,为城市各功能区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4、主张应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完成市政和交通工程。
影响:理论最独特的贡献在于实行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适度分离,以最先进的交通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并且为城市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工业城”模型对后来的柯布西耶的集中主义城市、《雅典宪章》中的功能分区的思想等,都有重要影响。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著作:——《建设艺术》
他提出了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强调与“环境合作”,强调像自然学习,强调空间之间的视觉关系,强调多姿多彩的透视感。
7、勒?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 著作:——《明日的城市》、《光明城》 理论内容:
1、现代城市:——明日城市
中心思想:通过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尤其是提高市中心区的密度来改善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阳光和空间,以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规划基本构思:
中心区除了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外,规则性的在周
围分布了24座6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可容纳近40万人居住。在摩天塔楼围合的区域内及其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建筑仅占总基地面积的5%。在外围是环形居住带,大约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内。而在最外围规划的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区。整个城市平面呈现出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特征,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2、集中主义城市:
他的城市规划思想充满对工业时代的认同和赞美,主要观点: 1)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2)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地加剧已出现功能性老化,但市中心地区对各种事物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改造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3)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密度来解决;
4)集中主义的城市并不是要求处处高度集聚发展,而是主张应该通过用地分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车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5)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来支撑。 影响:
他柯布西耶的规划思想,既可以说是成功的——战后西方国家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他的规划思想;也可以说是失败的——他提出的设计方案基本上被西方国家否决。 代表城市:
1)印度昌迪加尔规划(1951)——勒·柯布西耶
指导思想: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体形,构成了城市地图特征。
规划内容:近期15万人,远期50万人。明确的功能分区,政治中心位于城市北部,地势居高临下,控制和俯视全城,采取强烈映衬手法,形象鲜明;商业中心位于近期几何中心,与文化中心毗邻,组成公关活动中心;工业区位于城市以北,文教区位于城区西部。整体精美的道路设计,城市道路全部直角相交,还有一个组织在绿化系统中的自行车和人行系统。干道之间构成邻里单位,内部沿东西道路布置商业和服务业设施,南北设置穿越整个邻里的绿化地带,并在其中设置学校和幼托。
缺点:功能分区导致社会分化。脱离印度国情,缺乏民族性。城市布局过分有序、机械,建筑空间和环境尺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