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而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比2007年下降了4.63%,但应收账款数额却仍然在增加。同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不断增大,3年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0.78%,44.41%,47.38%,可以看出2006年至2008年间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下面通过几个重要财务指标来分析该公司应收账款现状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360 通过计算得出2006年至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56,6.47,4.94,应收账款周转率不断下降,相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来越多,周转天数分别为54.84天,55.68天,72.86天,资金收回速度越来越慢,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公司的正常资金周转。
②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006年至2008年间速动比率分别为1.12,1.19,1.34,一般来说,速动比率保持在1左右是正常的,而速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比较低。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几个指标的分析,可以说明由于每年应收账款总量在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影响企业资金的有效循环,假设企业的应收账款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久而久之,企业的竞争地位必然下降,长期利益遭受严重损害。
3.2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对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滞后
(1)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逾期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从表面看起来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强,但是实质上是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这种
9
所获的利润却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做支持,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公司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重过大,而又未对逾期应收账款及时清理,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严重影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由于公司对逾期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成熟,规定不明确,未对逾期账款的质量及收回可能性作出分析判断,这些账款很有可能成为死账、坏账。
(2)对逾期的客户缺少积极的账款催讨。公司没有将逾期款项的催讨视为工作重点,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以及能够收回多少认识不清楚,有些客户已过信用期,然而公司由于不积极追讨而使逾期的欠款一拖再拖,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有可能转变为故意拖欠,成为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变高。有的客户尚有未结清的逾期账款,在没有对这部分客户的信用程度、支付货款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必要的科学分析与评估的情况下,公司却仍然给予赊销信用优惠。公司为了维持一定的客户资源,担心催款过急会影响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而失去这部分市场,影响企业的销售情况。由于企业对逾期账款缺乏有力的催讨措施,使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变长,账款催收的难度也随之增加,给企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3)对逾期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在目前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可以说每一笔逾期账款都有潜在的风险,据美国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账款逾期时间为一个月时,收回的成功率为93.8%;账款逾期为半年时,收回的成功率是57.8%;一年之后,成功率会急降到26.6%;两年之后,成功率只能达到13.5%。由此可见,逾期账款拖欠时间越长,收账成功率越低,成为呆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公司逾期应收账款占用数额过大,在偿还期内被客户无偿占用,而没有考虑因逾期赊销资金被占用而损失的机会成本,也不顾及其管理成本及可能发生的坏账成本,反而大量垫资。随着账龄的逐渐老化,逾期应收账款变成坏账的概率和风险就会相应提高,
10
一旦付款人不还款,企业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催收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支出。此外,逾期应收账款回收不确定性的风险也为企业带来许多问题和隐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保证逾期应收账款安全可靠地收回,坏账损失是必然要发生的,严重的将使企业遭遇现金流危机。
3.2.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监管工作不到位
(1)财务部门仅限于日常会计核算。会计人员停留在简单的记录阶段,对销售业务不熟悉,只是单纯地编制记账凭证,然后将应收账款的发生额按客户登入明细账,没有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等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造成财务部门会计监督职能失效。此外,财务部门并不了解客户的背景和交易状况,事后又被动地记账,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系统、及时的了解,只是定期将应收账款余额及客户的欠款情况上报给公司经理,并未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将所有的应收账款按账龄分为几类,显示每一类的总数额和所占的比例,来反映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质量,这样就使得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及监控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无法使管理者全面地了解公司应收账款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应收账款的沉淀积压。
(2)会计人员未计提坏账准备。无论公司的货款回收政策制定得多么完善,但是坏账损失风险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由于客户的原因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不能产生现金流量,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应该对应收账款预先计提坏账准备,但是,该公司会计人员并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大量实际已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仍然长期挂账,这样就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3.2.3尚未科学采用赊销政策
(1)赊销政策完全由销售部门负责。公司经理与销售部门负责人共同研
11
究决定公司的信用标准、信用政策以及产品价格等问题,之后公司所有的赊销业务完全由销售部门负责。销售部门为了争取客户订单,扩大销售量,往往会尽量向购货方提供优惠条件,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不考虑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各项成本,盲目对客户赊销,有些客户利用销货单位的赊销政策,以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价格过高为借口,向公司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要求增加赊销量或增加赊销金额等。
(2)未设定总量进行赊销控制。公司在赊销总量上缺少计划和控制,未设定一个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尤其是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较强,这些大客户在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公司并未对这些大客户设定一个所欠货款的最高限额,相反,为了稳定这些大客户,扩大市场范围,仍然对其不加选择地扩大商业信用,继续给予赊销,造成旧账未了新账又累的局面。
(3)忽视赊销情况调查。在赊销业务发生前,销售部门未对购货方的资信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也就无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严谨的判断,更不能针对不同的往来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以至于把货发给了没有偿债能力的单位,最终导致客户部分或全部拒付货款,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