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二单元 第1讲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年安徽安庆检测)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田鼠的繁殖能力强,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 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答案】D 【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田鼠的繁殖能力强,导致其种群数量增长较快,B正确;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C正确;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此二者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错误。 2.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3.(2018年山东德州测试)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调查某地区的田鼠的种群数量,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属于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B正确;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015=1.015,C正确;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该时期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越早越好,D错误。 第 1 页 共 8 页 4.近日科研团队找到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照片重复取样法。在祁连山某区域内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在海拔2 100~4 100米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3个多月,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区域约有20只雪豹。根据数学模型推算,估测在这个区域内每100平方公里生活有3只雪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雪豹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其种群密度 B.决定雪豹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照片重复取样法可用于调查一些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 D.若确定研究区域有120只雪豹,则估测该区域的种群密度是18只 【答案】D 【解析】雪豹是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其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一些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照片重复取样法来调查;根据数学比例推算该区域内的种群密度应为每100平方公里18只,故D错误。 5.(2018年河南洛阳检测)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是解题的关键,图1中a只影响出生率,而b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从而判断出a为性别比例,b为年龄组成,进而可知c为种群密度。图2为图1的变式,图2中甲使种群密度增大,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只影响出生率,应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图1中b为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A正确。图1中c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图2中丁为年龄组成,而图1中a为性别比例,C错误。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6.(2018年福建安溪检测)科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性比(性别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第 2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