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第5讲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精练(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 10:50: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5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

1.(2017课标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 C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材料表明,唐朝中期,南方茶叶在北方城市大量销售,饮茶习俗普遍化,这反映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中期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单从北方饮茶习俗普遍化无法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且这一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2.(2019四川成都模拟)

地区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四川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云南 时代 汉代 18 19 4 5 1 — 1 1 4 1 — — 1 1 唐代 32 11 32 24 5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上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这可以佐证唐代( ) A.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 B.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答案 D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水利在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材料信息看,与汉代相比,唐代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的治水次数明显增加,这反映了这些地方农业的发展,说明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

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治水的效果,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故C项错误。

3.(2019江西九江模拟)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后来他们向政府纳过税后,可以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民间商人通过向政府纳税获取到城里市场上交易的资格,意味着其可以取得合法地位,故选D项。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间商人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没有涉及商业市镇崛起的信息,B项错误;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的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

4.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 A 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贾思勰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B、C、D三项题干无法体现。

5.(2019河北承德模拟)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

A.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 D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从此两地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从西域传入中原,结合备选项可知,D项正确。

6.(2018河南八市测评)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1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 A.田制已遭到破坏 C.官吏的腐败贪污

B.土地分配严重不均 D.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 A 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建立,隋唐沿袭,从材料看实际授田远远小于应授田,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土地分配严重不均,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下的授田情况,无法反映官吏廉洁与否,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及敦煌一地的情况,而且只讲了授田情况,不能说明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7.(2018鲁皖名校联考)下图是考古发掘出的唐代越窑青瓷“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盘内底的大鱼化龙图案为摩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纹,大鱼作翻腾状,口大张,鼻上卷,“眼后螺旋状大羊角盘绕一较小的牛耳”,张大的口中刻划出数道上下翻卷的曲线,头顶至颈、背竖立粗壮的鳍。划到鳞片的尾部呈上翘状。以下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唐代制瓷业十分发达 B.唐代的对外贸易繁荣 C.唐代手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明显 D.唐代文化呈现出中外融合的特征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文化特点。从题干材料中的“盘内底的大鱼化龙图案为摩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纹”可知,唐代越窑青瓷作品上有印度神话的图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包容,与许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唐代文化呈现出中外融合的特征,D项正确;A、B两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8.(2019四川成都模拟)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农村市场获得发展 B.海上贸易居于主导 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 D.区域间贩运异常繁荣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草市的发展。“草市”是农村的集市,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集市繁荣,A项正确;唐朝时期农业仍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B项错误;唐朝时期,城市中实行坊市制度,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D项夸大了唐朝的贸易水平,排除。 9.(2018湖南衡阳联考)唐代官员经商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有效统治。因而,唐朝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其具体举措有:禁止官员与市场、商人接触,禁止官吏兼营商业,禁止官吏家属或其部人经商。下列对此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 A.唐代官员地位低下 B.唐代商品经济发达 C.唐代缺乏经商意识 D.唐代吏治渐趋腐败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经济政策。材料中唐代官员经商现象非常严重从侧面说明唐代商品经济发达,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唐朝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说明唐代加强吏治,以防止腐败,D项错误。

10.(2016课标Ⅱ)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 B 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答案为B项。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第5讲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精练(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2do4e0bg9sc9l3ppnv1xep036fj7019f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