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道德与法治_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53: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一、思考生命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王锋事迹 思考:1、王锋为什么三次冲进火海?

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诗歌《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怎样理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死了”和 “活着”? 新课讲授 二、走近生命 1、触摸生命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生命的孕育》

思考:你对生命的诞生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命来之不易,它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我们应感谢一路陪伴我们的成长的人们。 2、丈量生命

学生活动一:中国传统60为花甲,70为古稀,即使以现在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的人也不太多。如果折算为天数,人生也就大约三万余天。若以三万天计算,计算一下,你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 我的生命已用去 天,还剩 天。 我的第一感受是

学生活动二:请观察一下你周围同学的指纹,有相同的吗? 找一找(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 我的兴趣: 我的性格: 我的特长:

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命是( )的

老师对你说 ——生命是独特的,你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戏说生命

学生活动一:观看《月光宝盒》电影片段 思考:(1)视频中的这件宝贝什么?这件宝物有什么功能? (2)如果我能拥有这件宝贝,我会……

老师对你说——生命是( ) 的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 4、观点共识

老师对你说——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向死而生,能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珍爱生命。

三、走近生命

说一说 :我是谁?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在日日夜夜呵护我们成长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感谢…因为…… 观看图片:茁壮成长有保障

老师对你说——(1)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使得人类生命得以延续。(2)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3)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应该担当一份使命,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四、拥抱生命 1、怒放生命

身边的榜样——最美教师 李善玉从2007年开始李善玉老师第一次走进献血车,到2015年,她已累计无偿献血11次,共计4400ml,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部的血液量,这一坚持,就是八年。但在她看来,却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思考:(1)看了李善玉老师的事迹,你觉得李教师美吗?美在哪里? (2)我们应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2、探问生命

生命可以永恒吗?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探问生命”这个话题,对于刚上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既陌生、迷茫,同时又有兴奋和期待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不是永恒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都很短暂。个人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才会珍视它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

(1) 、本节课主要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别在创设情境、步入情境等活动中感知、分析、讨论、互动、交流,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从而生成新知。

(2) 、这节课我在创设情境方面,我没有采用普通的文字阅读材料或者事例阐述等模式,而是改用了漫画、图片、视频和计算等多元化形式,这样相比较材料文字会更加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我们这门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因此这节课,除了教材内容的教授,我更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和形成,因此,在上完新课后,我将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器官捐赠,爱让心跳不止,这一让人感动的视频进行播放,并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 改进和不足:

1、 关于视频的剪辑,是我在前几周参加的华东师大信息技术培训上听老师做的报告介绍的软件,回来后自己下载研究,个人也是“现学现卖”,依然做的很粗糙,有些技术问题得不到指导,也就退而求其次了。

2、 因为今年首次用部编教材,对教材的整个把控上可能不够灵活处理,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再加上暑假期间专家们的培训和介绍,我基本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在上课,没有太大的突破。其次,因为是陌生的学生和环境,个人也比较紧张,在课堂流程中时间的把握还是不够合理,时紧时慢。

教材分析

本框“运用你的经验”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个体生命(现实生活、历史角度)、家族生命、民族生命等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发学生对“生命可以永恒吗”的思考与探问,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并为本框的教学奠定基础。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生命有时尽”。

教材承接“运用你的经验”活动,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设计,引发学生对生命特性的全面理解,感悟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培养感激生命、热爱

初中道德与法治_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dhz49nop3x5if1klmb9gaib47veh009l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