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分)(1)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如图所示,aa' 和bb' 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图中AO表示经过大头针P1和P2的光线,该光线与界面aa' 交于O点,MN表示法线。
①请将光路图画完整,并在图中标出光线进入玻璃砖发生折射现象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②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____ ____。(用θ1和θ2表示) 16.(6分)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提高周期的测量精度,下列哪种做法是可取的( ) A.用秒表直接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B.用秒表测30至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周期 C.在平衡位置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D.在最大位移处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2)某位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3)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17.(6分)如图11,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滤光片、单缝、双缝、光屏。图12-a是实验时用红色滤光片和缝间距d=0.36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图12-b是实验时用红色滤光片和缝间距d=0.18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图12-c是实验时用蓝色滤光片和双缝间距d=0.36mm的双缝在光屏上得到的图样,则
图12-c 蓝光 ;d=0.36nm 图12-b 红光 ;d=0.18nm 图12-a 红光 ;d=0.36nm b a A P1
P2
M
O N
P3
P4
a'
b'
A B C D 图11 (1)比较图12-a和图12-b,可以说明 ; (2)比较图12-a和图12-c,可以说明 ; (3)能进行上述比较的前提是做这三次实验时不改变 和 的位置(从“A”、 “B”、 “C” 、“D”中选填)。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如图13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导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棒ab的长度为L,与导轨接触良好,它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 (1)判断ab哪端电势高;
a B v 应电动势
b 图13
??(2)请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E?n推导此闭合回路的感
?tE=BLv。
19.(10分)一列横波在t1=0,t2=0.05s时的波形分别如图中虚线所示,若波的周期为T,且3T y/cm 实线和 图14 20.(10分)如图14所示为一个理想变压器的示意图,铁芯上绕有三组线圈。原线圈的匝数n1=2018匝,a、b两端加有的交流电压U1=220V。第一个副线圈匝数n2=330匝,接在其两端的电阻阻值R=55Ω;第二个副线圈两端所接灯泡L上标有“110V,40W”,开关 S闭合时灯泡L正常发光,求: (1)第二个副线圈的匝数n3; (2)当开关S断开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 (3)当开关S闭合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1。 b a n1 R R L3 L n3 S 图14 n2 21.(10分)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直导轨MN、PQ与水平面成θ=30°角放置,两导轨间距L=1m,M、P两点间接有阻值R=6Ω的电阻。在图中所示的abcd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ab、cd分别垂直于MN、PQ,ac间距s=2m,磁感应强度B=0.4T。将一根质量m=0.1kg,电阻r=2Ω的均匀直金属杆置于两导轨上与磁场边界cd重合的位置(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导轨的电阻不计,g取10m/s) (1) 若要金属杆静止于磁场的cd边界处,所施加的沿导轨向上的外力F为多大? (2) 若在金属杆上施加一沿导轨的恒定外力F使杆由静止沿导轨向上运动,分析并说明金属杆刚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做何种运动? (3) 若金属杆受到的沿导轨向上的外力大小满足F=0.02v+0.6(N)(v为金属杆运动速度),并已知在金 R M 属杆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3J,求这个过程中外力F做的功是多少? P a b B F c d θ θ N Q 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二物理 图15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