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州市第四届诺贝尔科学竞赛七年级试题卷
一、选择题
1.2009年3月29日,女子冰壶世锦赛决赛在韩国举行,中国女队首夺世锦赛冠军(如图)。在投掷冰壶的过程中,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并准确到达目标,同队可有两名队员手持管帚(或毛刷),在冰壶运行的前方用力左右擦刷冰面。那么为什么用力左右擦刷冰面可以使冰壶滑行得更远呢?下列猜想中最合理的是
A.扫除前进冰面上的尘埃等以减小摩擦,有利于冰壶滑行 B.用力左右擦刷冰面,使冰面变得粗糙而增大摩擦,阻止冰壶滑行
C.用力左右擦刷冰面产生热,同时也增大了对冰面的压强,降低了冰的熔点,使冰面熔化以减小摩擦,有利于冰壶滑行
D.用力左右擦刷冰面,摩擦生电,使冰面带电,有利于冰壶滑行
2.从科学角度看,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而且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观察下列波形,属于噪声的是
A. B. C. D.
3. 小昊同学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 “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小昊学习。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最有效的 是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4.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的物块, 测量的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 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A.100g↓、20g↓、20g↓、5g↓ B.100g↓、50g↓↑、20g↓、20g↓、5g↓ C.100g↓、50g↓↑、20g↓、20g↓、10g↓↑、5g↓ D.50g↓、100g↓、50g↑、20g↓、20g↓、5g↓
5.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对其屋顶设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屋顶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能减弱降雨时雨滴声 造成的噪音
B. 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室内的热量尽快散 发出去
C. 屋顶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能确保场馆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D. 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从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
形成的水循环
6.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 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8.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9.奥运会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4×100米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
能做到相对静止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推力的作用 D.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断转化为势能 10.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是
①鸟的身体呈梭形 ②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飞行的翼 ③都具有头、胸、腹三部分 ④长骨中空 ⑤胸肌发达,有龙骨突 ⑥有气囊辅助呼吸 ⑦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 ⑧卵生 ⑨头部运动灵活 ⑩循环系统完善,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⑩ C.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⑥⑧⑨
11.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火炬在希腊奥林匹亚古体育场取圣火(如右图所示),点燃奥运会火炬过程中利用了 A.凹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2.某中学天文馆里陈列的一张珍贵图片(右图),这是该学校 “明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拍摄到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 观照片,此图可能是
A. 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 B. 水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C. 金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D. 木星凌日或土星凌日
13.读右图,若圆心O表示地球北极,由A地直线航行飞行B地,其航向是
A.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 先向西北后向南 C. 先向东南后向西南 D. 先向西南后向东南 14.下列4组生物中,细胞的基本结构最为相似的是
A.酵母菌、大肠杆菌、豌豆 B.芹菜、草履虫、乳酸菌 C.海星、绿脓杆菌、紫菜 D.变形虫、水绵、香菇
F 15.该学校的田径场地的宽度约为100米,根据图离,试判断该图的比例尺是
A.1:100 000 B. 100米
上的距
C.百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16.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 作者描写当时的景致大约是农历的
A.初三、四 B.初七、八 C.十一、十二 D.十五、十六 17.今年3月贵州省遵义市的一名学生在小溪边抓住两只“长蜍”,带到学校玩耍时被吴老师认出是中国仅有的濒危动物髭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中国角拐”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此前仅发现于眉山、雷公山等地,由于其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建议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重点保护。髭蟾属于
A.哺乳类 B.鱼类 C.两栖类 D.爬行类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波能碎石,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说明它们都具有能量
B.彩色电视机中的图像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C.电视机遥控器和医学上的“B超”都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D.钢瓶中的液化气是常温下加压制成的
19.一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 为 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 示数为26℃。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A.24℃ B.25℃ C.26℃ D.27℃
20.小明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1)全为雌斑鸠,单独饲 养,不提供筑窝材料;(2)雌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3)雌 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 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 雌斑鸠,从第6,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 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 以初步认为
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斑鸠的全部孵卵行为 B.筑窝材料是引起雌斑鸠孵卵行为的前提条件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都是影响雌斑鸠孵卵的因素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题,25个空格,每空2分,共50分) 21. 如右图,被测物体的长度 是 ▲ cm。用它测得《科学》 课本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
胡子的蟾蟾。据悉,刺,被称为我国的峨率低,专家
不乏咏月之作。欧阳修在《生查子》里有一句诗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 毫米。
22.一项研究表明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是: 原 因 结论1: ▲ ; 偷 猎 栖息地 结论2: ▲ 。 23.“……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
的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 类 20% 60% 12% 8% 蓝……”(摘自:仇春霖《万紫千红的花》)。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肥皂水的pH ▲ 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红选用调味品可能是 ▲ (选填“酸性”或“碱性”);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 ▲ 性质相似(填一种酸碱指示剂的名称)。 24. 甲、乙两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以下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下表所示:甲同学是根据__ ▲ __进行分类,乙同学是根据 ▲ 进行分类的。 表甲: 表乙:
25.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是制造各种轻质结构的重要材料。铝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来做导线。铝粉或铝箔在氧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燃烧弹、照明弹。铝还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大量用于制造炊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物质的用途一般由该物质具有的 ▲ 决定; (2)铝的物理性质有 ▲ ; (3)铝的化学性质有 ▲ ;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 ▲ 。 26.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1)物镜①和②中谁的放大倍数比较大? ▲ ;
(2)能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7.在我国古代学者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记载:“若鸢飞空中,中间 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意思说,若鹞鹰在空 中飞翔,鹞鹰和影子中间被窗户孔隙所约束,影子与鹞鹰就作相反方向移动,鹞 鹰向东则影子向西移,鹞鹰向西则影子向东移动。这里描述了光的什么现象? ▲ 。
28. 一般情况下,河水越靠近河的中央,水速越大;水速越小,如图所示。假设水速与离河岸的距离成
越靠近河岸,正比,一艘船
船头始终垂直河岸方向 (船相对水的速度不变),从河岸A点向对岸驶去并到达对岸下游处的B点。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经过分析画了如下甲、乙两幅示意图。其中 ▲ 图能较合理描述船其行进路径(选填“甲”或“乙”)。
甲图: 乙图:
29. 1999年某国际小组利用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媒介,成功的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为真空的2000万分之一,这种光速度近于普通自行车的速度,此成果在光计算机、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家正努力将光速降低到40m/h左右,慢到几乎与乌龟爬行的速度相当;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第一句话可知,光在超低温原子云中的传播速度为 ▲ m/s; (2)本材料说明光在不同的 ▲ 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30. 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静止时物体所受的摩檫力是 ▲ N。 如果用20N的水平向南的拉力拉物体,使物体向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物体所 受的摩檫力是 ▲ N,方向 ▲ 。现使拉力变为30N拉此物体,则此时物体所 受的摩檫力是 ▲ N。
31.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这是一(选填“月食”或“日食”),你判断的依据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题,每空2分,共22分)
32.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羽毛球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羽毛球,每个羽毛球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羽毛球内固定3倍于羽毛球质量的小金属球,在丙羽毛球内固定8倍于羽毛球质量的小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区域时,用数码相机自动连续拍摄的方法记录羽毛球的运动过中的一段。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拍摄羽毛球的运动过程中,选择以竖直的规则砖用是 ▲ ;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羽毛球所做的运动运动;
(3)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乙羽毛球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 ▲ ;假设甲羽毛球下落的速度为v,则丙羽毛球下落的速度为 ▲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33. 下文是某学生从对棒棒糖溶解速度的观察引出的思考,并由两位同学共同完成的一个课题研究报告(节录),试根据下文所叙述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棒棒糖为何溶得快
一次,弟弟在吃棒棒糖时,把糖浸在水杯里玩,由于棒还拿在弟弟的手里,棒棒糖只能浸在水的上部。我发现被溶解的糖不断往下流,看上去溶得很快,马上联想到平时放在水中沉底的冰糖好象没有溶得这么快。我当即让弟弟把棒棒糖放在杯底,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溶解的速度慢多了。难道深度也会影响溶解的速度?为此,我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
都是 ▲ 墙为背景的作金属球。然后入竖直砖墙的程.如图是其种 ▲ 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