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胸外心脏按压术是用人工的手法维持人体有效循环的技术和方法,操作不当可引起肋骨骨折、损伤性血气胸、心脏创伤等并发症,临床工作者应掌握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肋骨骨折
【临床表现】
1. 胸廓局部疼痛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运动加重。 2. 呼吸浅快,可出现肺实变或肺不张。
3. 多根肋骨骨折时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休克、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4. 胸廓挤压试验可出现间接压痛。 【预防措施】
1. 胸外按压时,按压应平稳、有规律且不间断地进行。
2. 按压不能冲击式猛压,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以免造成下次按压部 位 错误 。 3. 根据患者年龄和胸部弹性按压,老年患者酌情降低压力,幅度以胸骨下陷4?5cm为宜。 【处理措施】
1. 单处肋骨骨折以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为主。 2. 多处肋骨骨折除按单处肋骨骨折处理外,还应尽快消除反常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逍通畅和充分给氧、纠正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和防治休克。
3. 伴严重肺挫伤且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时气管插管后应用呼吸机治疗。
二、损伤性血、气胸
【临床表现】
1.气胸时,伤侧肺部分萎陷,萎陷超过30 %可出现胸闷、气急、干咳; 大量积气时可发生呼吸困难。
2.血胸时,出血量超过500?1000ml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口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发绀、贫血等。 【预防措施】
1.胸外按压时,严格按照按压标准及要求执行。 2. 注意按压部位的正确性,按压力度适中。 【处理措施】
1.吸氧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机械辅助通气,并按常规行胸腔闭式引流。
2. 对于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2?3周内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量多时可每天或隔日行胸腔穿刺排气1次,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000ml,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下气体可自行吸收。
3.对于张力性气胸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
4.血气胸 在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缓解,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的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5,应用抗菌药物防治感染。
三、心脏创伤
【临床表现】
1.心前区疼痛,心电图可见室性或室上性期前收缩等。 2.偶见ST- T 段异常和心肌梗死的征象。 【预防措施】
参见损伤性血、气胸的预防措施。 【处理措施】
1.卧床休息,做心电监护。
2. 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纠正低血钾。
3.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且心室率快的患者,应给予洋地黄。
四、栓塞
【临床表现】
患者12?36小时或更长时间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发绀、烦躁不安、易激动、谵妄,继之昏迷。 【预防措施】
按压力量恰当,防止发生肋骨骨折。
【处理措施】
1.立即予以吸氧,氧浓度达50%以上。必要时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 并采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模式。
2. 应用糖皮质激素,首选甲泼尼龙,于8小时内静脉滴入30 mg/ kg。 3. 必要时抗凝治疗。 (李亚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