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重点知识
头部
石璞琨
掌握:
1.头部境界分区。
2.面浅部血管的行径分布、面神经的表情肌支及“危险三角”概念。
3.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内容。
4.腮腺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腮腺导管的行径。 5.面侧深区的境界、内容。
6.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下颌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7.额顶枕区和颞区的结构层次以及头皮的定义。 1.头部境界与分区:
头部借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 头部又借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的连线分为颅部和面部。
2.面浅部血管的行径分布、面神经的表情肌支及“危险三角”概念。
面静脉可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也可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等与海绵窦交通。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静脉瓣,当面部因面静脉所经过的鼻根与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区,称 “危险三角” 。 3.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内容。 腮腺咬肌区
境界: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 下颌支后缘以后的部分称下颌后窝。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结构有腮腺、咬肌以及有关的血管和神经等。 4.腮腺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腮腺导管的行径。 腮腺位置和形态:
细菌感染致疖、痈时,可循上述交通途径延及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腮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上缘邻近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后缘,后邻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腮腺呈底向外、尖向内的不规则楔形。下颌支后缘深面入腺内,因而将腮腺分为浅、深部和中间的峡三个部分。 穿经鳃腺的结构
纵行结构: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和耳颞神经。
横行结构: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和面神经分支。
由浅入深: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 5.面侧深区的境界、内容。 面侧深区
位置和境界: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的腔隙。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为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外侧为下颌支;内侧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 面侧深区结构:
1、翼内、外肌 2、翼静脉丛及上颌静脉 3、上颌动脉(分三段) 4、下颌神经
6.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下颌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上颌动脉分段:
(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下颌段):主要分支有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鼓室前动脉、耳深动脉。
第二段(翼肌段):主要分支有颊动脉、咬肌动脉、翼肌动脉、颞深动脉。
第三段(翼腭窝段):主要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
蝶腭动脉、腭降动脉
下颌神经及其分支
下颌神经是三叉神经的最大分支,为混合性神经。自卵圆孔出颅至翼外肌深面立即分为数枝。下颌神经发出咀嚼肌神经支配咀嚼肌外,还发出以下神经: 1、颊神经 2、耳颞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7.额顶枕区和颞区的结构层次以及头皮的定义。 额顶枕区
层次: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合称为头皮。 颞区
层次: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骨膜。
头皮: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合称为头皮。
讨 论
名词解释:
1、腮腺床腮腺深面与茎突及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及后四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2、翼静脉丛 翼静脉丛是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
3、翼下颌间隙 翼下颌间隙 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脉、静脉通过。
4、头皮 层次: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合称为头皮。
5、腱膜下间隙 腱膜下结缔组织:最薄弱层次,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移动性大,又称为腱膜下间隙,为头皮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疏松结缔组织范围广易剥离。
6、海绵窦 海绵窦: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外侧壁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行。 问答题:
1、 叙述额顶枕区和颞区的层次?
额顶枕区
层次: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合称为头皮。 颞区
层次: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骨膜。
2、 通过海绵窦的结构有什么?
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外侧壁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行。 3、 面浅层的血管、神经有哪些?
4、 叙述腮腺的位置、毗邻?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有哪些?
腮腺位置和形态:
腮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上缘邻近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后缘,后邻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腮腺呈底向外、尖向内的不规则楔形。下颌支后缘深面入腺内,因而将腮腺分为浅、深部和中间的峡三个部分。
穿经鳃腺的结构
纵行结构: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和耳颞神经。
横行结构: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和面神经分支。
由浅入深: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
5、 叙述面侧深区的境界、内容?
面侧深区
位置和境界: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的腔隙。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为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外侧为下颌支;内侧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
面侧深区结构: 1、翼内、外肌 2、翼静脉丛及上颌静脉 3、上颌动脉(分三段) 4、下颌神经
6、分布于颅顶的动脉、静脉、神经分布有哪些? 前组:滑车上动、静脉,神经。眶上动、静脉,神经。 后组: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
外侧组:又分为耳前组和耳后组。耳前组: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耳后组: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