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7:16: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第5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1)

【教学内容】:(P38~41页内容,第38页的例5,练习九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感受1毫升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容积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量杯、量筒、容器、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____。

3.一个长方体的纸盒,长2dm、宽1.8dm、高1d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检查。 二、新课讲授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教师把长方体的纸盒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学生交流后汇报。

教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积? 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容积

(3)比较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异同。

请学生想一想,体积和容积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①体积要从容器外面量出它的长、宽、高;而容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②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算它的容积。

(4)容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

31

高。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出示一个木盒。演示为什么容积应该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2.教学容积单位。

(1)教师:计量物体的容积,需要用到容积的单位。(完成课题板书) (2)学生自学教材第38页内容。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升、毫升

(3)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1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 1升=1000毫升(1L=1000mL) (4)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试验:把水倒入量杯1mL处,然后再把1mL的水倒入1cm3的正方体容器里面,刚好倒满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1mL=1cm3。(板书) 提问:大家想一想1升是多少立方分米?相互讨论,得出:1L=1dm3。(板书)

3.新知应用。出示例5,指一名学生读题。(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汽油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应该怎样算?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5×4×2=40(dm3)40dm3=40L 答:这个油箱可装汽油40L。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的第1~6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1)

1L=1000mL1L=1dm3 1mL=1cm3

例5:5×4×2=40(dm3) 40dm3=40L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L。

第6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2)

【教学内容】:(课本第39页的例6及第41页练习九的第7~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重点难点】:

32

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一个雪花梨,一个量杯,一块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6.7m3=( )dm3=( )cm3 2L=( )mL3 450mL=( )L 0.82L=( )mL=( )dm3

提问:单位换算你是怎样想的? 2.判断

(1)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3)一个量杯能装水1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mL。

(4)一个量杯最多能装水10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0mL。 (5)一个纸盒体积是60cm3,它的容积也是60cm3。

通过判断的练习,要让学生理解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39页教学例题6。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宽、高,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2)出示一个雪花梨。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雪花梨的体积吗?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

最优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体积。

(3)给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雪花梨,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4)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让其完全浸没再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就是雪花梨的体积。

即:450-200=250(mL)=250(cm3)

(5)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雪花梨的体积?学生展开讨论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注意什么?要记录哪些数据?(要注意把物体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记录没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把它们完全浸入水中。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41页练习九第7~13题。

33

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根据已知条件算出水深是13cm时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放入土豆后高是13cm,根据“底面积×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后的体积,再从中减去5L水,就得出土豆的体积。

第13题:一个大圆球加一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个大圆球加四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24mL,这样可知3个小圆球共排出的水是24-12=12(mL),由此可得出3个小圆球的体积是12cm3,则1个小圆球的体积为4cm3,所以大圆球的体积为12-4=8(cm3)

第16题:这是个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全班反馈时,可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计算中要多加小心。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2)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

把物体扔到水里,两次的体积差则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材第44页探索图形)。 【教学目标】: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要许多计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们不去探讨这个,我们今天来进行一个不需要怎么计算,但是需要发挥你们想象力的小探究,好不好?

二、新课讲授

34

1.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2cm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你觉得这些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看来同学们都比较聪明,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么如果将这个大正方体拼得再大一点呢?课件演示: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棱长为3cm的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

(1)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需要9个小正方体) (2)这个时候这些小正方体,都有什么特点呢?

(3)提出问题: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请大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3.如果拼成棱长为4cm、5cm、6cm的的大正方体后,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1)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思考,解决拼成棱长为4cm的大正方体的问题。 (2)分类汇报交流。 ①三面涂色:当学生说出有8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时,追问:哪8个?学生说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的位置。

②两面涂色:可能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也可能有的学生是用2×12算出来的。

先让用计算方法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2×12”,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体会可以从一条棱上有2个两面涂色的,推算出12条棱上就有24个两面涂色的。

引导比较“数”和“算”哪种更简便。

③一面涂色:着重交流明确可以由一面有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推算出6个面一共有4×6=2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还要追问4从哪来的——棱长4,减去两个2个,得到一个边长是2的正方形。

(3)学生独立解决棱长平均分成5份的问题。 教师演示

4.发现并总结规律。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顶点的位置。不论棱长是几,分割后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都是8个。

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棱的位置,只要用每条棱中间两面涂 2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乘12,就得出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面的位置,只要用每个面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乘6,就得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如果把棱长为n的大正方体涂色切割,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5.利用经验自主探究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与原来大正方体的关系。

(1)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新问题:除了知道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估计学生会提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2)学生讨论方法。估计大部分学生是用小正方体的总个数减去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35

搜索更多关于: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的文档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ipw8nvgo4m0xd0pw4b4c2db011p100max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