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 一、进料加工税收政策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
进料加工中,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保税政策(即暂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对加工增值及采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出口退税或实行免抵退。 出口退税额=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进口料件保税额 二、来料加工税收政策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国内企业即不需要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偿还,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中,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保税(即暂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加工增值部分实行免税,采用的国产料件进项税金转入成本。
两种加工贸易方式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对企业有何影响通过以下实例可以看出。
如某企业一年内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金额为400万人民币,保税金额共
88万人民币(进口环节增值税率为17%、进口关税率为5%),加工后产品出口金额为800万人民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国产料件,增值部分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加工设备和人员劳动形成的。生产中产品应缴纳的增值税税率为17%,但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3%。
如采用进料加工方式,企业在实现出口前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为加工增
值部分的金额х增值税率,
即400万х17%=68万元,实现出口后享受到的国家退税金额为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进口料件保税额,即800万х13%―88万=16万。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享受到的退税不一致,相差52万,即企业要多付出52万元人民币。 如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国家对进口料件400万元人民币的保税金额同样为88万元人民币,加工增值的400万元人民币部分,国家实行免税即免缴增值税。实现出口后,因没有交纳增值税,国家也不对企业实行出口退税。 可以看出同样一个加工环节,但采用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同,将产生52万人民币的差额。 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区别:
相同点
1、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在国外销售。 2、料件都属保税货物。
3、加工目的相同,都是为赚取外汇。 4、料件进口免交许可证件。
5、匀实行合同登记备案,设立保证金台帐。 6、都要办理核销。 不同点
1、来料属于一笔交易,一份合同,进料属于多笔交易,成品可以卖给多个国家。 2、来料双方是委托关系,进料双方是买卖关系。
3、来料由委托方确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进料我方自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 4、来料我方不负责产品销售,只收取加工费,进料我方自行销售成品,自负盈亏,赚取利润。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
来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包装物料等料件,(必要时,会提供机器设备)委托国内企业按照国外厂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由国外厂商负责销售,国内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收取加工费。经营企业在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后,货到前,应提前向海关申报合同备案。备案后,根据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录入免税申报的数据。
进料加工,是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或者半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
一、税务方面的区别
1、来料加工进口材料是全额免税;而进料加工进口时要付料件费用,但不用交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的交纳要看具体哪种材料。
2、来料加工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进料加工没有加工费这个概念。
3、来料加工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享受免税优惠;进料加工货物出口可以享受退税优惠。
企业在做加工方式税收筹划时就要注意以上两种方式在税务方面的区别,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加工方式。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区别:
相同点
1、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在国外销售。 2、料件都属保税货物。
3、加工目的相同,都是为赚取外汇。 4、料件进口免交许可证件。
5、匀实行合同登记备案,设立保证金台帐。 6、都要办理核销。 不同点
1、来料属于一笔交易,一份合同,进料属于多笔交易,成品可以卖给多个国家。 2、来料双方是委托关系,进料双方是买卖关系。
3、来料由委托方确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进料我方自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 4、来料我方不负责产品销售,只收取加工费,进料我方自行销售成品,自负盈亏,赚取利润。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
来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包装物料等料件,(必要时,会提供机器设备)委托国内企业按照国外厂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由国外厂商负责销售,国内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收取加工费。经营企业在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后,货到前,应提前向海关申报合同备案。备案后,根据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录入免税申报的数据。
进料加工,是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或者半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
一、税务方面的区别
1、来料加工进口材料是全额免税;而进料加工进口时要付料件费用,但不用交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的交纳要看具体哪种材料。
2、来料加工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进料加工没有加工费这个概念。
3、来料加工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享受免税优惠;进料加工货
物出口可以享受退税优惠。
企业在做加工方式税收筹划时就要注意以上两种方式在税务方面的区别,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加工方式。 二、经营方面的区别
两种加工贸易方式在经营方面的区别可参看以下对比表: 加工贸易方式 项目 外汇方面 来料加工 外商负责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不占用经营单位外汇。 销售管理 出口的货物,经营单位不负责销售经营单位自行生产、自行销售货物 风险加工后的成品,经营单位只有保管权,没有所有权。只收取加工费,不参与经营活动利润分配,不用承担经营风险。 三、海关监管要求不同
经营企业进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经海关批准允许与本企业内的非保税料件进行串换,来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因物权归属外商,不得进行串换。 四、审批难易不同
自2004年以来,政府开始限制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因此难以获得审批,而进料加工方式较容易获得审批。
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1 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
外贸企业于转售进口料件时填写,经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审核签章后,主管征税的国税机关据此对销售这部分进口料件不征税,而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在办理该企业出口退税时,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扣减应退税额。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在进口后填写,经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审核签章后,主管征税的国税机关据此允许在计征增值税时对这部分进口料件按照规定征税税率计算税额予以抵扣。货物出口后,在计算免抵税额时,也应对这部分进口料件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税额并予以扣减。企业将《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送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审核签章时,应提供进口报关 单和海关《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附
进料加工 经营企业要用外汇购买原料进口,成品外销再收取外汇 经营企业对货物拥有所有权,自负盈亏,风险自担。 送其复印件。
2 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后,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办理“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持此证明向主管征税的国税机关申报办理免征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及其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货物出口后,凭来料加工出口货物报关单和海关已核销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收汇凭证向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办理核销手续。逾期未核销的,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将会同海关和主管征税的国税机关及时以补税和处罚。 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由受托企业据实填写,并持代理出口协议、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发票等送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审核签章后,连同有关退税凭证 交受托企业。委托企业凭此证明和与之对应的受托企业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 单、出口发票、代理出口协议,并填报有关申报表,向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申报办理退税或免抵退税手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