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险管理的制度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培植健全的保险意识
是构建中国保险制度基础的一个永恒主题,保险意识的培植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规范的经营作风、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凝
聚力和辐射力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保险意识的传
播也有利于保险意识的培植和增强。
法律是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保险法律制度完善程度决定风
险管理水平高低及其绩效大小。目前应着手解决保险发展与
保险立法滞后的矛盾,弥补《保险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同
时抓紧时间构建完整有效的中国保险法体系。
3.实施全方位风险管理制度,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理念,是中
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保险经营方式的转变、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中国的特殊体制背景下,保险经营方式转变、保险法律制
度构建应与保险业全主位风险管理实施同步进行。中国保险
业全方位风险管理包括对物的风险、行为风险与心理风险管
理、制度风险与人的风险的管理、显性风险与隐性风险的管
理、内生风险与外生风险的管理、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与风险
预警系统的管理等。
9 / 11
在强调风险核保管理的同时,须强调逆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的控制;在注重保险产业发展风险管理时,应特别注重决策
风险的管理,克服目前保险发展的短视心理和短期行为;在
制度风险的控制上应坚持内控制度、同业制度与监管制度三
管齐下,在人的风险控制上,既要控制管理内部人风险,又
要控制中介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再保险人和保险投资机
构投资者的风险;在内生风险与外生风险管理上,要积极探
索怎样对保险开放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有效管理,
对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的税收风险加以重视。总之,
在整个保险产业发展、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都必须把风险管
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理念融于这一过程中。
4.强化风险管理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中国保险业风险管
理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与中国风险管理理论建设和学科
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为此,应该加强风险管理理论建设和学
科建设,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实际,揭示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特定风险,构建适合中国保险业实际
的风险管理理论,促进理论研究机构与各保险公司的有机结
合,即在风险管理理论指导下实施中国保险业的风险管理,
在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实施中丰富发展风险管理理论。此外,
10 / 11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机构应该把培养现代风险管理人才作为
己任,对保险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再培训,实行保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资格证上岗制度,帮助各保险公司组建风险管
理部,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努力,把中国保险业的风险管
理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
11 /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