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含山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3:46: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含山玉版上的天文准线

武家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

1987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一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墓地,在第4号墓(编号为87M4)中,出土了一套奇特的玉器——玉龟和长方形玉版(图1,发掘简报称“玉片”,本文一律称“玉版”以别于一般玉片),玉龟分为龟背甲和腹甲,二者有对应的钻孔可以系连,出土时龟腹甲在下、背甲在上,玉版夹在龟背甲和腹甲之间[1]。据有关报道,该玉版(87M4:30 )长11厘米,宽8.2厘米,厚0.2~0.4厘米。玉呈牙黄色,表面抛光润亮,正面呈长方形,反面略内凹。长方形的两端略内弧。玉片有三边琢磨出凹边,边宽约0.4厘米,凹约0.2厘米。两端短边各钻五个圆孔,上下两长边一边对钻九个圆孔,另一边在两端各对钻两个圆孔。玉片中部偏右下雕刻大椭圆形,两圆间以直线平分八等份,每份雕刻一圭形纹饰。在大圆外沿圆边对着长方形玉片的四角各雕刻一圭形纹饰[2]。

图1 含山玉版

这样奇特的组合,尤其是玉版上的神秘图案,表明它们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和用途。陈久金、张敬国先生最早对含山玉版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玉版上八等分圆的作法可能与太阳方位及时节有关,而《易经》八卦与时节和方位是一一对应的,又联系到汉代文献中有神龟负“洛书”而出的记载,推测玉龟和玉版可能就是远古的洛书与八卦[3]。冯时先生则强调汉代纬书中普遍流行“元龟衔符”、“元龟负书出”、“大龟负图”等说法,认为含山玉版可与古谶纬书中的《河图玉版》对观,因此怀疑含山玉版、玉龟可能就是古人传说中的河图洛书[4]。陆思贤、李迪先生则强调玉版图案与冬、夏二至日出、日落方位及四时八节之间

的关系,将玉版称为“观象授时玉片”[5]。刘正英先生认为玉版四角圭形纹饰所指的方向就是冬、夏二至日出、日落方位[6]。李学勤、王育成等先生对其文化涵义作过探讨[7]。 我赞同陈久金等先生提出的玉版图案与方位、时节有关的论断。问题是哪一方位与何种时节有关?是玉版大圆之内、将大圆八等分的圭叶纹与时节有关?还是大圆之 外、指向玉版四隅的圭叶纹与时节有关?还是两者都与时节有关?按照陆思贤、李迪先生的举证,显然指八分圭叶纹与四时八节相关,而刘正英先生则力主四隅圭叶 纹与时节相关。我认为对这两种情况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相关数据来说明问题。 1.八分方位与时节

我们先讨论八分方位与时节的关系。用八等分圆的方法划分方位可以得到“四正”、“四维”八个方向,即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等“四正”方向,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四维”方向,其中四正方向又称为东西、南北“二绳”。还有一种十二分方位,即十二分等分圆周,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方位,称为“十二辰”(图2)。八分方位与十二分方位的对应关系如《淮南子·天文训》所述“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羊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蹄通之维。”二绳、四钩、四维的方位体系还见于安徽省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出土太一九宫占地盘的背面(图3)[8]。二绳、四钩的图案还广泛见于秦汉式盘、“博局纹”铜镜以及日晷等出土文物上。

图2 《淮南子》二绳、

四钩、四维

图3 西汉汝阴侯墓 太一九宫占地盘背面

八分方位与时节相关的观点有文献记载为依据。《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论衡·说日篇》:“今案察五月之时,日出于寅,入于戌。??岁二月八月时,日出正东,日入正西??今夏日长之时,日出于东北,入于西北;冬日短之时,日出东南,入于西南;冬与夏日之出入,在于四隅。”《周髀算经》卷下之三:“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阳照三,不覆九??;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阳照九,不覆三。” 这是根据日出入方位以定春秋分、冬夏至的记载,据夏至日出于寅初而入于戌末 “阳照九,不覆三”,冬至日出于辰末而入于申初“阳照三,不覆九”的数据,不难算出冬至日出在东偏南45°、日入在西偏南45°,夏至日出在东偏北45°、日入在西偏北45°,即正好在“四维”上[9]。然而这种理想模式可能只是观念上的东西,与实际观测到的情况相去甚远[10]。 八分方位与时节的关系还表现为另外一种形式,即北斗斗柄的指向。《淮南子·天文训》:

日冬至则斗北中绳……日夏至则斗南中绳。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斗指子,则冬至。

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指卯中绳,故曰春分。

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五日而立夏。 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 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 指酉中绳,故曰秋分。

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

按此种方法,斗柄指向“二绳”时,分别对应于春秋分和冬夏至,指向“四维”时,分别对应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图4)。由于是以天顶为中心而不是以天极为中心,因此实际上是一种不等间距的时节划分。

图4 《淮南子》斗柄指向与时节示意图

虽然《淮南子·天文训》所载斗柄授时的八分方位,与含山玉版圭叶纹的八分方位可以互相对应,但我们从玉版的图案本身以及出土时的放置情况等,很难得到它与斗柄授时相关的信息。北斗七星是北天空恒显圈内最明亮的星座,我国先民很早就对它有认识,如甲骨

搜索更多关于: 含山玉 的文档
含山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r3b8kbh51cf865cb4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