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含山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08: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

物》,1989年,第4期,第1-9、30页及图版壹:3。

[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

物》,1989年,第4期,第6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3] 陈久金、张敬国:《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试考》,《文物》,1989

年,第4期,

第14-17页。

[4]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 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6] 刘正英:《含山玉片新解》,《淮阴师专学报》,1997

年,372页。 年,122-123页。

年,第1期,第64

页。

[7] 李学勤:《论含山凌家滩玉龟、玉版》,《中国文化》,1992

年总6期,144

-149页;王育成:《含山玉龟玉片补考》《文物研究》1993年8期,第28-36页。

[8]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

年第8期。

[9] 武家璧:《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古代文明》第

2卷,

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58页。

[10] 武家璧:《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古代文明》第

2卷,

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59页。

[11]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1983年,第55-57页;姚孝遂:《释“月比斗”》,《亚洲文明》第三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石璋如:《“月比斗”与“夕比斗”》,《古今论衡》第7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90年;周靖:《甲骨文“月比斗”的历日推算》,《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第14-16、45页;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12] 李斌:《史前日晷初探——试释含山出土玉片图形的天文学意义》,《东南

文化》,1993年第1期。

[13] 李鉴澄:《晷仪——现存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之一》,载《科技史文集》

第1辑(天文学史专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第31—38页;又见《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45—153页;武家璧:《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56-257页。

[14] 李鉴澄:《晷仪——现存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之一》,载《科技史文集》

第1辑(天文学史专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第31—38页;又见《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45—153页。

[15] 武家璧:《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古代文明》第

2卷,

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58页。

[16] 武家璧:《云梦秦简日夕表与楚历问题》,《考古与文物》增刊,2002

年先

秦考古专号,第318-323页。

[17] 武家璧:《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古代文明》第

2卷,

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62页。

[18] 钱宝琮:《周髀算经考》,《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3

年,第126页;关增建:《传统365

1/4分度不是角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第5期;关增建:《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24-232页。

[19] 武家璧:《出土日晷测制地的推算》,《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

5期(2000

年6月)。

[20] 竺可桢:《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科学》第

11卷12期,1926年;又见《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5页。

[21] 《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

年,60页;复旦大学历史

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212页。

年3期;中国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房山县文教局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考古》1974年5期;鲁琪、葛英会:《北京市出土文物展览巡礼》,《文物》1978年4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1995年琉璃河周代居址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6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95年琉璃河遗址墓葬区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6期。

[22]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房山县调查简报》,《考古》1963

刘正英:含山玉片新解

摘要:安徽含山一处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的遗址中出土的含山玉片, 是集原始的瑁、河图、洛书、八卦、历书于一体的文物, 是上古结绳记事时代一部综合性“工具书”

一、玉片概况

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有一片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墓地出土一件制作精致的玉龟在玉龟的背甲和腹甲之间有一块经过精细琢磨加工的玉片

玉片底边为长方形, 牙黄色, 长11 厘米, 宽8. 2 厘米, 有一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的边缘被琢磨成宽约0.

4 厘米、深0. 2 厘米的凹边; 玉片中间隆起, 下凹上凸, 两面精磨; 在玉片的正面, 围绕着中心, 琢有两个大小相套的圆圈, 在内圆里, 有两个互相垂直的“ ”形图案组成特殊的方心八角形; 内外圆之间被八条直线分成八等份, 在每一份中各有一个“箭头”, 每个“箭头”都被中线及两边连线分成八个小格, 在外圆和玉片四角之间, 也各琢有一个“箭头”; 在无凹边的长边两端, 各钻有两个圆孔; 在玉片的右边边缘, 钻有五个距离相同的圆孔; 在玉片的左边边缘, 钻有五个包含两种距离的圆孔; 在有凹槽的长边, 钻有九个包含三种距离的圆孔。①

二、玉片分析

以往有许多学者对这块玉片进行过研究, 一般认为就是古代的洛书和八卦, ②笔者拟对玉片图案的含义及玉片的真实用途作进一步探讨。

1. 玉片总体分析。从玉片总体形状及尺寸看, 它很可能是古代的瑁, 至少可以说是瑁的前身(详后)。玉片中间高, 周围低, 上面圆, 下面方, 符合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反过来也说明玉片有包含整个地球和宇宙空间的意思。玉片有一条没有琢凹的边, 表示玉片有方向性, 按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 这条边应代表下和北, 才显得比较稳重, 如果代表上则有上重下轻之感, 代表左或右则显得不对称。

据测定, 含山遗存距今约5000 年, 所以玉片的制作年代应在5000 年以前, 玉片所包含和反映的是更为遥远时代的事物, 如果没有以前的长期积累, 是不可能突然出现如此精美而复杂的图形的。

2. 小圆内的方心八角图案。小圆内由两个“ ”形互相垂直交叉、组成特殊的方心八角图案(图2)。

传统解释认为是太阳射出的光芒, 这种解释似乎有点牵强。实际上, 小圆里两个“ ”形 图案代表一种木

制绕线(绳) 板, 可以把绳子绕在上面, 现代人还经常使用这类绕绳工具。在半坡、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盆上人的口形也是这种绕绳板的形状, 说明这种板与口或语言有一定的联系。另外, 在山东大汶口、江苏邳县大墩子、上海青浦崧泽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也有这种方心八角图案, 说明这种图案在那个时代已有固定的含义。在结绳记事时代, 需在结绳一端系上一块刻划有所记事物图形的木板, 用来表示结绳所记的事物。当需要用结绳传递信息时, 需做两套同样的结是东偏南、东偏北、西偏南、西偏北四个方向。最初人类根据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先认识东和西两个方向, 再确定南、北两个方向; 后来, 又根据太阳每天升起、落下的方向也不相同从而认识东偏北、东偏南、西偏北、西偏南四个方向。冬至日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 向西偏南方向落下, 以后逐渐北移, 到夏至日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向西偏北方向落下, 以后又逐渐南归, 太阳的这种一次往复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传和公转造成的), 就是一年, 将冬至和夏至两个日出方向的夹角分成所需的份数, 可以反映出一年中各个季节乃至每一天的日出方向, 从而根据每天实际的日出方向判断出这一天在一年中所处的季节或日期(图4)。垂直的绕绳板组成的图案看成是结绳记事时代的一种标志可能更合理一些。

另外, 也有一些学者将方心八角图案看成是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四方位图。如果确有这种含义, 也许这就是人们在使用八方位图之前所使用的一种四方位图, 根据本人对河图、洛书和八卦图的研究结果, 四方位图的产生是进入数码结绳记事时代的重要标志

3. 内外圈之间的八个“箭头”。内外圈之间被八条直线分成八等份,户每一份中各有一个“箭头”,分别指向八个方向,相邻两个方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和现代的八个方位完全一致,这是没有文字时代的八方位图,亦即原始人卦图(图3)。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 八卦图不仅代表八个方位, 同时还可以代表和这八个方位相联系的各种事物, 如季节、日、月、天、地、自然灾害等等, 它们是进行结绳记事的重要依据。这些指示方向的“箭头”都刻成古代符片的形状, 符片通常是用来记录和传递信息的, 每个符片分成八个格子, 可以沿中线一劈为二, 每个格子里刻什么符号, 各代表什么含义是有一定规则的。④由此可以看出, 玉片上的“箭头”是和记录、传递信息密切相关的。

4. 外圆与四角之间的四个“箭头”。这四个“箭头”所指的方向与内外圆之间的八方位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位有一定的差别, 这里的东南和东北、西南和西北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度, 准 确地说应

是东偏南、东偏北西偏南、西偏北四个方向。最初人类根据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先认识东和西两个方向,再确定南、北两个方向;后来,又根据太阳每天升 起落下的方向也不相同从而认识东偏北东偏南、西偏北西偏南四个方向。冬至日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向西偏南方向落下,以后逐渐北移,到夏至日太阳从东偏北 方向升起,向西偏北方向落下,以后又逐渐南归,太阳的这种一次往复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传和公

搜索更多关于: 含山玉 的文档
含山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r3b8kbh51cf865cb4h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