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有限空间作业
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有限空间每天作业前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对有限空间作业区域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确认施工区域安全后方可进场施工,并填写当日《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检测指标应当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
临时作业或缺乏必备检测条件时,也可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并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气体检测设备
41
二)通风设备设施
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深井或地下管道施工及防水作业区,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特殊情况必须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通风设备实物图
42
三)作业安全告知牌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置作业单位信息公示牌、安全告知牌和警示标志;信息公示牌、安全告知牌和警示标志应设置在现场外围醒目位置。
信息公示牌内容包括:作业单位名称与注册地址,主要负责人姓名与联系方式,现场负责人与联系方式,现场作业的主要内容等。
作业安全告知牌
43
四)旁站监督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的要求。缺氧条件下作业,应符合《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要求。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应当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现场监护人员应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作预防性防护;现场监护人员应持有有限空间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并佩戴标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字样的袖标。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证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