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化学3月阶段性检测(一模)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1:47: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化学3月阶段性检测(一模)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Pb 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现象随处可见,化学制品伴随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世间丝、麻、裘皆具素质……”,其中的“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其中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其中的“剂钢”是铁合金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护肤品中常含有机醇等强亲水性物质,乙二醇可用于汽车防冻液 B. 石油的裂化、煤的液化、海带中提碘等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C. 蒸馏“地沟油”可以获得汽油

D. 聚乳酸、聚乙烯琥珀酸酯等可降解产品的广泛使用将有效缓解白色污染 3.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右图为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右图中c曲线是加入催化剂a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 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 C. 在反应②中,若有1.2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NH3的体积为5.6L D. 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反应①、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

-1

4.有机化合物在食品、药物、材料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丁烯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3)2C(OH)C(CH3)3 的名称为 2,2,3-三甲基-3-丁醇 C.甲苯和间二甲苯的一溴代物均有 4 种

D.乙酸甲酯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能出现一组峰

5.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SO2、NO。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尾气SO2和NO,可获得Na2S2O3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2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3

B.装置Ⅱ消耗36 g 水生成4 NA个H(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C.装置Ⅲ用甲烷燃料电池进行电解,当消耗24 g 甲烷时,理论上可再生10 mol Ce

4+

+

D.装置Ⅳ获得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 6.向盛有H2O2的试管中滴入一定量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经实验证明该气体只含有O2、Cl2、HCl和水蒸气。将气体通入X溶液(如右图),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Cl2的是 A B C D X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淀粉KI酸性溶液 滴有KSCN的FeSO4溶液 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现象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变为红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7.现有下列两套实验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管a和导管b的作用都是冷凝回流 B.都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洗去酯中的酸和醇 C.加入过量的乙酸可以提高醇的转化率

D.图I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乙酯,图II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丁酯

H3CCHCH2O8.已知每个手性碳原子具有一对旋光异构体,也称对映异构体。据此化合物

分子中有a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如果用氯取代分子中的氢原子,生成的一氯代物可能有b种,则a、b分别是 A.3、6

B.4、8

C.4、6

D.4、12

9.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A 装 置 或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0.01mol/L的草酸溶液,分别滴加2ml 0.1mol/L、0.2 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并观察褪色的 时间 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D 向分别盛有5ml 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ml0.1mol/L的硫酸溶液,一段时间后, 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 中 试管中先出现左边棉球变黄, 试管中液体变浑浊且淡黄色固体,后右边棉球变蓝 热水中首先出现浑浊 出现黄色固体 氧化性: Cl2>Br2>I2 溶解度:AgCl 不能说明温度越高,<AgBr<AgI 速率越快 C 10.当电解质中某离子的浓度越大时,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利用这一性质,有人设计出如右图所示“浓差电池”(其电动势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是由一种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而产生的)。其中,甲池为3mol/L的AgNO3溶液,乙池为1mol/L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开K1、闭合K2,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归零,此时两池银离子浓度相等 B. 断开K1、闭合K2,当转移0.1mole-时,乙池溶液质量增加17.0g。 C.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后B电极的质量增加 D.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 断开K2、闭合K1,乙池溶液浓度增大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了 8电子稳定结构,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r(X)>r(Y)>r(Z),W的单质可用来制取漂白剂和自来水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2属于酸性氧化物

B. 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弱于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C. X、Y、Z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 D. Z分别与W、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不止一种 12.已知溶解度也可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25℃时,Ag2CrO4

在不同浓度CrO42-溶液中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又知 Ksp(AgCl)=1.8×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两点c(Ag+)相同

B.该温度下,Ag2CrO4溶度积的数量级为10-12

C.加热蒸发饱和Ag2CrO4溶液再恢复到25℃,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将0.01mol/LAgNO3溶液滴入20 mL 0.01mol/LKCl和0.01mol/LK2CrO4的混合溶液中,

CrO4先沉淀

13.常温下,0.1mol/LH2C2O4水溶液中存在H2C2O4、HC2O4和C2O4三种形态含碳粒子,用NaOH

或HCl调节该溶液的pH,三种含碳粒子的分布系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已知:a=1.35,b=4.17,Ksp(CaC2O4)=2.3×10,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9

-2-

2-

c(C2O42-)>c(H2C2O4)>c(HC2O4-)

B.已知pKa=-lgKa,则pKa2 (H2C2O4) = 4.17

C.0.1 mol·LNaHC2O4溶液中:c(H)=c(OH)+c(C2O4)-c(H2C2O4)

D.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2O4)将减小,c(Ca)不变 14.骨胶黏剂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某骨胶黏剂的制备原料为聚酯三元醇,

其合成原理如下:

2-2+

-1

+

-2-

已知:R1COOR2+R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体Ml可用于配制化妆品,且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B.改变Ml在三种单体中的比例,可调控聚酯三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C.该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D.X、Y、Z中包含的结构片段可能有

15.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其实验步骤为:①将三颈烧瓶中的一定配比的

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Br2),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②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③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④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注:MgSO4固体是有机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干燥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使用1,2-二氯乙烷的目的是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B.可在该实验装置的冷凝管后加接一支装有无水MgSO4的干燥管,提高实验效果

18

R1COOR3+R2OH

18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化学3月阶段性检测(一模)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xnz9p96v6msol1o4w75dq8n1sig300u8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