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动作节奏
一、情境导入
感受和观察图片中幼儿通过动作感受音乐的状态。 讨论:乐在其中。 二、新授 1.节奏的概念
节奏是有组织的声音的动与静 2. 动作节奏的概念
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节奏的音乐学习方法。 3.动作节奏活动对婴幼儿发展的意义 (1)加强节奏感知 (2)发展身体乐动能力
4.各个年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节奏活动 (1)0~6月龄
特点:以不可控制的反射动作为主。
适宜的相关活动:被动地随乐共舞、随乐抚触、进行被动操。
活动要点:以父母的身体动作为媒介加深他们对节奏的规律与变化的认识。 案例:随乐抚触(音乐:德沃夏克《幽默曲》片段)
通过跳动的点触和持续的抚摸让婴儿感知短音与长音的区别 (2)7~18月龄
特点:可以将运动、倾听与思考联系起来,并且模仿动作的愿望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适宜的相关活动:有辅助的体态律动活动。 活动要点:关注上肢大动作乐动的发展与训练。 案例:“走走跳跳”(音乐:莫扎特《魔笛》片段)
用走表示较弱的连奏,用跳表达较强的保持音,引导幼儿感知节奏的强弱。 (3)19~36月龄
特点:空间移动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通过控制肢体尝试表达节奏中的休止符;随乐而动时,协调性和时机把握能力也将有所提升。
适宜的相关活动:通过积极地聆听,探索将更为复杂的动作融入节奏。 案例:“上坡与下坡”
通过随乐的空间位移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速度的快慢的。(一个脚印代表一个单位拍)
三、总结
婴儿的动作节奏学习,需要跨越被动的“共舞”阶段、主动的感知模仿阶段和自由的独立探索阶段。把握以上三个阶段的特点,再结合音乐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为0~3岁婴幼儿定制充满欢乐的动作节奏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