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作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木炭除冰箱异味
C.将用过的铁锅洗净擦干以防生锈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经常将用过的铝锅或铝壶擦拭得光亮如新
2.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的pH: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气体的密度
4.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5.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6.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将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B.将2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C.在10 g 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 40%的硝酸钾溶液 D.在1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
7.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基本类型标注的也正确的一组是( ) A.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O+CuO===CO2+Cu 置换反应 B.用Cu(OH)2和Na2SO4反应制备NaOH Cu(OH)2+Na2SO4C.用金属Fe和稀盐酸反应制取FeCl3 2Fe+6HCl
CuSO4+2NaOH 复分解反应
?2FeCl3+3H2↑ 置换反应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 2NaHCO3===Na2CO3+CO2↑+H2O 分解反应 8.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9.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0.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11.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入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加快,则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12.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将80.0gM物质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一定属
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在2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_____℃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
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体,方法是_____.在t2℃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填“a”、“b”或“无法确定”)在t2℃时,将15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克.
15.酱油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酱油中主要含有水、糖类、蛋白质、氯化钠等,富含铁、硒、钙等元素。请用化学用语填空:酱油中一种微量元素_____。钙离子_____。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_____。(写出加
_____。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_____。 点部分的化学用语)蛋白质中含有氯元素.......
16.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请你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一个即可,填序号,下
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各组成材料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名称,一个即可);不锈钢属于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不同,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实验___(填字母);选择的依据是___。
A 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 将燃着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C 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D 在蓝色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的烧杯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请写出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亚硫酸和碳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常温下易分解,亚硫酸钠也能与硫酸发生反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8.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乙物
质的溶解度。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现有乙的不饱和溶液,欲将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只填一种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_____g;A点时,溶液的溶质有
___________;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性质,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以作为吸附剂,故不符合题意;
B、硬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多,软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少,区分它们常用肥皂水,具体操作为:向待检验的水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看泡沫多浮渣少的就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不符合题意;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我们防止生锈的方法是①保持表面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保护膜,故不符合题意;
D、铝为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氧化反应进一步进行,如果经常擦拭其表面,会加速铝制品的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