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化学仿真模拟试题A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39 Ca 40 Fe 56 Ba 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属于铵盐的是
A.NH3?H2O B.Ag(NH3)2OH C.CO(NH2)2 D.NH4CNO
2.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冰醋酸 B.芒硝 C.无水乙醇 D.氯水
4.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nm之间
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通过FeCl3的水解反应可制得胶体 D.实验室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淀粉溶液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NaNO3 B.Na2CO3 C.FeCl3 D.NaClO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B.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Al2O3、MgO的熔点很高,可用做耐高温材料 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 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反应BaO+H2O2==BaO2+H2O中,H2O2作氧化剂,BaO2为氧化产物
C.反应CH4+Cl2→CH3Cl+HCl,既是取代反应、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3
8.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分子式:Na2O2 B.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
C.羟基的电子式: D.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生物质,通过热化学转换可产生可燃性气体 B.光-电转换是太阳能的利用途径之一,该途径必然发生化学反应 C.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天燃气等新能可以减少雾霾的产生
D.科学家正在研究使用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实验流程是:取样→浸泡→过滤→萃取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容量瓶必须检漏,量筒必须润洗 C.丝绸与棉布可以通过燃烧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
D.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C和14N互为同位素,C60 和纳米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B.甲酸(HCOOH)、草酸(HOOC-COOH)、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C.(CH3CH2)2CHCH3的系统命名是2-乙基丁烷,其一氯代物有4种
D.CH3CH2COOCH3和CH3COOCH2CH3是同分异构体,HCHO和O=CH2是同一种物质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热的纯碱液可以清洗油污的原因:CO32+2H2OH2CO3+2OH
---
B.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CO32+Cl2 == CO2↑+Cl+ClO
--
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SO42+Ba2+ +OH==BaSO4↓+H2O D.金属钠投入硫酸镁溶液中:2Na + 2H2O + Mg2+ == 2Na+ + H2↑ + Mg(OH)2↓ 13.、Y、、M、N、W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r(M)>r(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M>N
C.N的单质能与和W形成的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
D.能与另五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且的化合价不完全相同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 ...
A.一定条件下,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B.CH3CHO、HCOOCH3、HCOOH和葡萄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D.乙醇能与CuO反应生成乙醛,乙醛又能将新制的Cu(OH)2还原成Cu2O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过分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
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除去油脂中的少量水分,既可以用无水硫酸钠,也可以用碱石灰
D.在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H4)2SO4或福尔马林,都能蛋白质变性
1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 2C(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从容器中移走部分反应物A,则正反应速率将下降 B.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改变反应前A与B的投料比,ΔH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D.向反应体系中继续通入足量B气体,A有可能反应完全
17.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 Cl(AgCl)+e→Cl (aq),若将光移除,电池会立即恢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时,电流由 铂流向银
B.光照时,Pt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2Cl-+2e== Cl2 C.光照时,Cl向 Ag 电极移动
D.光照时,电池总反应:AgCl (s)+Cu+(aq)==Ag(s)+Cu2+(aq)+Cl (aq)
18.25℃时,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5mL pH=1的盐酸和硫酸,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甲=2c乙
---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c(OH)甲=c(OH)乙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pH甲=pH乙 D.将甲、乙两烧杯中溶液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1 19.一些烷烃的标准燃烧热(ΔHc)如下表: 化合物 甲乙丙正异异烷 烷 烷 丁烷 丁烷 戊烷 ΔHc(J·-------1mol) 891.0 1560.8 2221.5 2878.0 2869.6 353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正戊烷的标准燃烧热大约是ΔHc=-3540J·mol1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560.8J·mol1 -D.在101Pa下,甲烷的热值是891.0J·g1 20.下列关于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
B.BF3和CCl4的晶体类型相同,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D.化学变化必然伴随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物理变化则无需破坏化学键
21.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如下表数据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
B.不同温度、不同蔗糖初始浓度的条件下,v可能相同 C.318.2<b<32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2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C3H8O分子中O-H键数目一定为NA
B.500℃时,32gSO2和32g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0.5NA C.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 O2,转移电子数为2NA
D.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10-9 NA
--
23.常温下,在10mL 0.5mol·L1H2SO3溶液中缓慢滴入0.5mol·L1 OH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的
OH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3)>c(SO3
-
B.B点溶液呈酸性,说明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
C.C点溶液存在:c(HSO3) + c(SO32)>c(+)
--
D.D点溶液存在:c(H+) + c(HSO3) + 2c(H2SO3)=c(OH)
24.(NH4)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点溶液中离子浓度:c(H+)>c(HSO
-
2-)>c(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颠倒
B.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蒸馏
-
C.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4++SO42 D.通入的NH3和CO2均应过量,且工艺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
----
25.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Ba2+、Fe3+、Fe2+、Cl、CO32、SO32、SO42等离子。利用下列
实验方案对该固体混合物进行实验分析: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气体1中一定有SO2,可能有CO2
B.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O3 C.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SO4
D.固体混合物中不可能有FeCl2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6分)CO和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某有机物D的合成过程。
请回答: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2)若反应③原子利用率达100%,则反应③所加试剂是 (填分子式)。 (3)关于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化合C可与水反应生成 B.化合物A和C均为不饱和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C.水或碳酸钠溶液均能鉴别苯和化合物C,但不能用酸性MnO4溶液鉴别
D.完全燃烧时,等质量的A与苯耗氧量相等,等物质的量的A与B耗氧量也相等
(4)④的反应机理与制取乙酸乙酯相似,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27.(6分)某红色不溶性固体由4种元素组成,是一种具有固定组成的盐类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
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Ⅰ.准确称取3.46g固体,隔绝空气充分加热得2.40g黑色固体和一定量无色气体; Ⅱ.将步骤Ⅰ中黑色固体溶于适量稀H2SO4,得蓝色溶液;
Ⅲ.将步骤Ⅰ中无色气体先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浓硫酸增重0.18g,氢氧化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3.9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式为 。
(2)步骤Ⅱ中的“蓝色溶液”与步骤Ⅲ中的“白色沉淀”混合加热,经一步即可得到,写出相
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步骤Ⅱ的“蓝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
的碘化物沉淀,写出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
28.(4分)为探究草酸铜晶体的性质,现将草酸铜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红
色固体产物进行实验研究。
已知:①Cu和Cu2O均为红色;②CO能与PdCl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钯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