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3:3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观察物体(三)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但摆法不同,小正方体的个数也(不相同)。

3、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即(正面、上面、侧面)。 4、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常选择(正面、上面、左侧面或右侧面),再确定观察的形状,然后把它画下来。

5、数正方体的个数时,为了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可(分层)数;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应弄清从哪几个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再计算。

二、因数和倍数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如:12÷6=2,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判断两个数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一般情况下,用(大数)除以(小数)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如:24和72,因为72÷24=3(没有余数),所以72是24的倍数,24是72的因数。 3、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4、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从1开始,由小到大按顺序成对地找)。

如:12的因数有:1,2,3,4,6,12(其中成对出现1和12,2和6,3和4)

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用它本身依次乘以自然数1,2,3,4,5……)。 如:8的倍数有:8,16,24,32,40……(8乘依次得到8×1,8×2,8×3,8×4,8×5……)。 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如:70,62,94,116,598,因为这些数个位分别是0,2,4,6,8. 所以它们都是2的倍数 8、(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如:70,165,90,115,因为这些数个位分别是0或5. 所以它们都是5的倍数 9、(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498,因为4+9+8=21,21是3的倍数. 所以498就是3的倍数 10、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么(它的个位上一定是0)。

如:70,160,90,110,因为这些数个位是0. 所以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1、一个数的(末两位)如果是4(或2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或)25的倍数。 如:70232,因为70232的末两位32是4的倍数,所以70232就是4的倍数。

12、同时满足是2、3、5的倍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最大的三位数是(990)。

13、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1 / 9

如: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所以6是完全数(也叫完美数),较小的完全数有6、28等。

14、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分为:(奇数)、(偶数)。 (1)奇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偶数:(整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15、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因为(0)也是偶数。 1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17、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质数)、(合数)、(1)三类。 (1)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3)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8、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19、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20、20以内的质数有8个,它们是(2、3、5、7、11、13、17、19)。 21、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它们是(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22、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1)(是2、3、5、7、11、13…的倍数),就是合数。如:91是7的倍数,所以91是合数。 (2)(不是2、3、5、7、11、13…的倍数),就是质数。 23、等差数列: (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如:等差数列5,10,15,20…,95,100的项数:(100-5)÷5+1=20 (2)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如:等差数列5,10,15,20…,95,100的总和:(5+100)×20÷2=1050 (3)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如:等差数列5,10,15,20…,95,100的第200个数是:5+(200-1)×5=1000 24、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一个数都是3的倍数。(各有几种填法) (1)4□2,想:4+2=6,6至少加0就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填0,3,6,9,有四种填法。 (2)□44,想:4+4=8,8至少加1就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填1,4,7,有三种填法。 (3)67□,想:6+7=13,13至少加2就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填2,5,8,有三种填法。, 25、下面说法正确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1是1,2,3,…的因数。(正确。因为1,2,3,…都是1的倍数)。

(2)8的倍数只有16,24,32,40,48.(错误。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正确。因为36÷9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4)5.7是3的倍数。(错误。因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 (5)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错误。如13的个位是3,但13不是3的倍数)。

2 / 9

(6)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正确。因为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不是2的倍数)。 (7)在全部整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正确。因为在全部整数里的数,要么是2的倍数,要么不是2的倍数,就这两种可能)。 (8)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错误。例如9虽然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9)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错误。例如2虽然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10)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错误。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错误。如2和3是质数,而2与3的和5却是奇数不是偶数)。 26、五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0,这五个连续偶数是(12,14,16,18,20)。

想:(方法一)解:设第一个偶数为x,则有x+(x+2)+(x+4)+(x+6)+(x+8)=80

解得x= 12,那么这五个连续偶数分别是:12,14,16,18,20。

(方法二)五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是:80÷5=16;前两个:12,14;后两个18,20。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2、(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棱和棱的交点)叫做顶点。 3、长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的(完全相同),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三)组,分别是(4条长,4条宽,4条高)。 6、长方体的棱长和=长×4+宽×4+高×4(或者)=(长+宽+高)×4

7、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8、正方体特点: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9、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10、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若要拼成更大的正方体需要(27)个小正方体。

1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12、长方体的上、下每个面的面积=长×宽;前、后每个面的面积=长×高;左、右每个面的面积=宽×高

13、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S= 2ab +2ah+2bh (或)=(长×宽+长×高+宽×高)×2 S= 2(ab +ah+bh) 14、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2+宽×高×2 15、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2+宽×高×2 16、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 S= 6a2 17、(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 / 9

18、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m3、dm3、cm3)。 19、体积的大小: (1)(棱长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cm3。 (2)(棱长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dm3。 (3)(棱长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小方桌的体积大约是1m3。 2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2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a·a·a(或者)= 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22、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3、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 h(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24、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25、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26、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27、形状规则物体用(体积公式)直接求体积;形状不规物体用(排水法)求体积,(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排水法的公式:物体的体积 =放入物体后水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 28、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29、单位改写的方法:

高级单位 ×进率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进率 3.06m3=(3)m3(60)dm3,想:3.06m3 = 3m3 + 0.06 m3,0.06m3 = 60 dm3 10800毫升=(10)升(800)毫升;想:1升=1000毫升,10800÷1000=10(升)……800(毫升)

30、常用单位进率:

(1)长度单位(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

(2)面积单位(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3)体积单位(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方 (4)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4 / 9

31、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n厘米的大正方体(大正方体的每条棱上都有n个小正方体),然后把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涂色:

(1)三面涂色【大正方体的每个顶点都有1个】的小正方体的个数:8 (2)两面涂色【大正方体的每条棱上都有(n-2)个】的小正方体的个数:12×(n-2)

22(3)一面涂色【大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个】的小正方体的个数:6× (n-2)(n-2)3(4)每个面都没有涂色(大正方体的中心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n-2)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4如:一群羊的 是山羊。(一群羊)就是单位“1”。 表示(把一群羊平均分成5份,山羊

55占其中的4份)。

4、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表示(单位“1”的个数),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 41414如: 的分数单位是( )。 里面有(4)个( )。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

55555占其中的4份)。

5、分数与除法:被除数÷除数 = (

被除数4

) 例如: 4÷5=( )。 除数5

A

字母表示:A÷B=( )(B≠0,因为除法的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够为0)

B6、分数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1.

7、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1的大小比较:真分数<1≤假分数 真分数<1<带分数

8、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有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他们实际上是(整数);有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2)有时根据需要,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例如:5 =(10÷5)=(2) =(21÷5)=(4 )

55

10

21

1

5 / 9

2020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y3vo9l4dt4zk8m0hvkq6k2tg1xudp00s6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