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扬帆 以心导航
——关于育人的几点思考
孙应亭(嘉鱼县鱼岳二小)
【摘要】爱人才能育人,只要教师拥有一颗真诚的爱人之心,以心育心,就一定会领悟到育人之道,就一定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
【关键词】 尊重 公平公正 耐心 师爱
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小学生的向师性比较强,只要他们喜欢那一门学科的老师就会喜欢学该学科。而且在我近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颗爱心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对学生有爱心,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尊重是育人的前提。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他们虽然在性格、能力、禀赋、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可厚此薄彼。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可以批评教育,但绝不能讽刺挖苦甚至侮辱人格和进行体罚。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接纳教师。
二、对学生有爱心,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的两片树叶,当然就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异,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的爱”不能给“特别的你――优生”。而应该多给那些坐在遗忘的角落的所谓的“后进生”。用一双慧眼探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精彩的发言,学习上有进步,参加比赛获奖,主动地承认错误,主动捡起一片废纸等,教师要及时、毫不吝惜地予以表扬,赞美。让大家都投去羡慕的目光。在大家的期望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唤醒了,主动性,积极性,自信心都会增强。说不定又会出现瓦特,牛顿------
三、对学生有爱心,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每一个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因此,与学生谈心,成了我从教以来每天的“必修课”。谈心就是与学生交心,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是掌握学生心理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要走进学生中间、亦师亦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也只有走进学生中间,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学生才会接受。正因为如此我找学生谈心总是主动的,随和的。力争走在“问题学生”的问题前面,让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我班有一个姓龙的同学,平时喜气洋洋,开心乐观。在他十岁生日的前夜,发生了意外,父母没有留下一句话就离开了人世。后来,他只能跟外婆一起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艰苦,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日愁眉苦脸,根本没有心思搞学习。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克服困难,勇敢坚强,把师爱当母爱洒给了他。我又看到了他脸上天真可爱的笑容。
四、对学生有爱心,更需要耐心。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违反课堂纪律,与同学发生矛盾,
上学迟到等,这属于正常现象。教师不要意气用事,不要急于一时一地解决问题,要学会适当地“留白”,学会等待,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都知道,学生一个好思想、一个好品质、一个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会很漫长。等待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也不要消极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去关心、帮助他,并且坚信:“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总之,爱人才能育人,只要教师拥有一颗真诚的爱人之心,以心育心,就一定会领悟到育人之道,就一定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