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科目及教材 值比例如下:
机械制图 约60分 机械基础 约75分
机 械 类
1.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专业综合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科目及分
车工、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共同知识约135分(其中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知识与刀具、机床夹具以及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有关知识约占三分之一)
物理 30分
2.考试教材: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材。 《机械制图》 主编 王幼龙 《机械基础》 主编 李世维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主编 蒋增福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主编 徐冬元
《物理》 主编 张大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二、试卷结构 1.考试题型及分值
判断题约15%;单项选择题25%;填空题约25%;计算题约20%;作图题约15%; 2.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占 40% 较易题占 30% 中等难度题占 20% 较难题占 1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机械制图】
一、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1.图纸幅面及格式。 2.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标注。
3.字体的号数,汉字、字母、数字的写法。 4.图线的名称、形式、宽度,一般应用和画法。
5.尺寸注法:尺寸的含义,基本规则,尺寸数字、尺寸线、尺寸界线、标注尺寸的符号,简化注法。 二、几何作图
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线段等分法:平行线法,分规试分法。
3.圆的等分法:三、六等分;四、八等分,任意等分(查表法)。 4.圆弧连接:圆弧连接的概念。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用圆弧连接两相交直线,用圆弧连接己知的直线和圆弧,用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外接、内接、混合连接)。
5.椭圆的画法:理论画法(同心圆法),近似画法(四心圆法)。 6.锥度、斜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7.平面图形的画法:尺寸分析,线段分析,画图的步骤。 8.绘图的一般程序。 三、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1.投影法的概念(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及其特点和用途。
2.三投影面体系,影面和投影轴的名称和代号。三视图的形成和名称。物体与三视图间及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3.点的投影: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点的投影图及投影规律。画和读点的投影图的方法。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及可见性问题。
4.直线的投影:直线的对投影面的位置及投影特性。三投影面体系中各种位置直线段的名称和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段投影图的方法。
5.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面的位置及投影特性。三投影面体系中各种平面的名称和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图的方法。
6.基本几何体:平面立体——棱柱、棱锥、棱台,曲面立体——圆柱、圆锥、圆锥台、圆球、圆环的视图画法及其特征。尺寸注法。读图的方法。在基本几何体表面上求点的方法及可见性判别。
四、截交线与相贯线
1.截交线,交线的性质。圆柱、圆锥、圆球的截交线,求作截交线的方法步骤。 2.相贯线,贯线的性质。圆柱、圆锥、圆柱与圆球、圆锥与圆球正交的相贯线。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五、组合体视图
1.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形体分析法。 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3.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形体分析,选择视图,选择比例画图的步骤。
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尺寸的种类及作用,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尺寸的布置。标注尺寸的步骤。
5.看组合体视图:看图分析的方法。看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 6.补视图和补缺线。 六、图样的常用表达方法 1.视图
(1)基本视图:基本投影面,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配置及标注。 (2)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的用途、画法及标注。
2.剖视图:剖视的概念。剖视图的画法及标注。剖视图的种类,各种剖视图的用途和有关画法与标注的规定。剖切方法,各种剖切方法的用途和有关画法与标注的规定。读剖视图的方法。
3.断面图: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的用途。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的画法及标注。读断面图的方法。
4.其他表达方法: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 5.表达方法综合应用。 七、标准件与常用件
1.螺纹:螺纹的形成。螺纹的基本要素。螺纹的种类。螺纹的规定画法、代号及标注。 2.螺纹紧固件:六角螺母、六角头螺栓及垫圈的比例画法。螺栓、双头螺柱、螺钉装配图画法。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及标记。
3.键联接的画法。 4.销联接的画法。
5.齿轮:齿轮的种类和用途。直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蜗杆蜗轮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单个齿轮和齿轮啮合的画法。
6.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和尺寸关系。规定画法。
7.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和示意画法。 八、零件图
1.零件图的用途。零件图的内容。
2.零件视图选择原则:主视图的选择原则——结构形状特征原则、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典型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和表达方式。
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尺寸标注的要求。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形式和注意事项。典型零件尺寸分析。常见结构尺寸的规定注法。
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在图上的标注和识读。
5.零件的工艺结构:铸造圆角、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倒角和倒圆的标注。过渡线画法。 6.看零件图的方法步骤。会读轴套类、轮盘类零件图。 注意:
(一)投影基础知识与组合体部分 1.掌握:正投影与三视图。 2.熟悉:圆柱的截交线。
3.熟悉: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近似画法)。 4.掌握:图样的常用表达方法。 (二)标准件与常用件部分
1.理解:螺纹的规定画法。 2.理解: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3理解:平键联接的画法。 (三)零件图部分
熟悉:常用典型轴套类、轮盘类零件图的识读。 能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机械基础】
考试要求参照以下(机械基础知识)教学考试要求执行。
【金属材料和热处理】
一、金属材料的性能
1.明确:导热性、热膨胀性、抗氧化性、耐腐蚀性的概念。 2.掌握: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的含义。 3.了解:工艺性能的含义。 二、钢的热处理常识
1.了解:热处理的概念及目的。
2.熟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的方法。 三、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
1.掌握:碳素钢的概念、分类、牌号的表示方法;了解:碳素钢的性能及用途。 2.掌握:合金钢的分类、牌号的表示方法;了解:常用合金钢的性能及用途。 3.熟悉:铸铁的分类、牌号的表示方法;了解:铸铁的性能及用途。 【工程力学】
一、力的概述
1.掌握:力的概念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2.了解: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4.掌握:力矩和力偶的概念及计算。 二、一般构件的受力分析方法 1.了解:约束力、约束反力的概念。
2.掌握:柔性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的特点。 3.能分析:简单的物体受力,能画出:简单的物体受力图。 三、平面力系
1.掌握:汇交力系的解法。
2.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及平行力系的解法。 四、材料的强度
1.掌握: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内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了解:应力的计算及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的概念。 3.了解:拉压时的强度计算。 4.掌握:剪切的概念。 5.了解:剪切时的强度计算。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一、概述:弄清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等概念。 二、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1.掌握:螺纹的主要参数以及螺纹的旋向、头数、牙型的概念。 2.掌握:螺纹的分类,能识别螺纹的标记。 3.了解:螺纹的应用。
4.掌握:螺纹联接的几种形式及应用。 5.掌握: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6.了解:螺纹传动的类型。 三、带传动
1.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比及特点。 2.了解:带传动的基本要求,三角带的结构和标准。 3.熟悉: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及维护。 四、链传动
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应用场合及传动比计算。 2.了解:传动链的类型。 五、齿轮传动
1.掌握: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传动比计算。 2.了解: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
3.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4.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 5.了解:齿轮齿条传动的特点。
6.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特点。 7.了解:齿轮失效的形式。 六、蜗杆传动
掌握:蜗杆传动的特点、传动比计算。 七、轮系
1.了解:轮系的主要功能、分类。 2.掌握:各种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会判断:定轴轮系从动件的转向。 八、轴系零件
1.掌握:轴的功用、分类。 2.了解:轴的常用材料。
3.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形式和周向固定形式。 4.初步了解:轴的结构在加工,装配工艺方面的要求。 5.了解:键联接的功用及键的类型和应用。 6.了解:滑动轴承的结构、应用和材料及润滑。 7.熟悉: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
8.了解:滚动轴承的选用及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密封。 9.了解:各种常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应用。 10.了解:各类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