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五年规划 - 武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5:29: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五年规划---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教研室自评报告

一、发展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科筹建于80年代初,1984年率先在全国招收运动心理学专

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获运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创建运动心理系,同年招收首届运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1993年被评为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我院运动心理学科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个拥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的学科。本学科包括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大众锻炼心理学和运动心理测量三个研究方向。这三方向均紧密结合体育运动实践,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学科承担着本学科专业和其它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及各层次成人教育的运动心理学教学工作;承担着数个运动项目教练员岗位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心理学教学工作;承担着多个运动队的运动心理学服务与指导工作。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科研及指导大众体育锻炼的心理学专门人才;开展运动心理学科学研究,服务于竞技体育运动和大众体育运动实践。

我院运动心理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诸方面硕果累累。本学科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亨有较高的声誉,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运动心理学中心。

二、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梯队结构合理、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

本学科现有在职教学、科研人员共12人。从职称结构来看,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从学历结构来看,有博士7人,硕士11人。从年龄结构来看,40-45岁有2人,35-40岁有3人,30-35岁有3人,25-30岁3人(见表一)。

表一 运动心理学科师资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合计 35岁以下 35~4545岁以上 年龄 岁 结构 教授 2 2 副教授、副研究员 8 1 6 1 讲师 2 2 学位 学历(学位) 合计 35岁以下 35~4545岁以上 (学岁 历) 博士 7 2 4 1 结构 硕士 11 5 5 本学科教师绝大多数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硕士11人、博士7人。教师大多为中青年,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学科有5名教师分别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和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及南太平洋运动心理学联合会副主席、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理事等职;有2名教师别担任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杂志编委、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委。有1名教师担任全国体育院校《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小组组长(见表二)。

2

表二 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 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最高学位 博士 博士 博士 研究方向 学术和社会兼职 姚家新 45 姒刚彦 44 漆昌柱 35 李安民 38 副教授 硕士 贝恩勃 50 副教授 学士 徐培 34 副教授 硕士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运动心理咨询和事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心理训练 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国际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会副主席 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测量 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 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 运动心理测量 1994-1995年任教研室主任 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测量 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副理事长 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咨询和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 心理训练 1996-至今任教研室主任 运动心理测量 锻炼心理学 运动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 锻炼心理学 运动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 锻炼心理学 1992-1994年任教研室主任 李晓轩 36 周治金 37 马红宇 29 黄志剑 28 熊明生 34 段艳平 27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本学科一直积极支持教师学习提高、更新知识,先后有10人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20多人次曾参加各种短期专业培训班。运动心理学教研室近几年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教研室专职教师均获得硕士学位以上的学历,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有7人。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研室将在青年教师的进修深造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划(见表三)。运动心理学教师进修本着在职为主、形式多样、不误教学、整体提高的基本原则。目前,教研室已完成了教师硕士学位的进修任务。我们大力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了不影响运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一方面,教研室对运动心理学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主讲教师和替补教师作好全面的安排;另一方面,目前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在完成学位课程的前提下,还主动承担了教研室的教学任务。

3

教师姓名 姚家新 姒刚彦 徐 培 李安民 周治金 李晓轩 漆昌柱 熊明生 马红宇 黄志剑 段艳平 表三 运动心理学科教师培训方案 职称 学位 培训内容 教授 博士 攻读学位 教授 博士 副教授 硕士 副教授 硕士 讲师 博士 在读博士 副教授 博士 在读博士 讲师 博士 攻读学位 讲师 硕士 讲师 博士 攻读学位 讲师 博士 攻读学位 助教 硕士 攻读学位 培训时间 1994.9-1998.7 1998.9-2001.6 1997.9-2000.6 1998.9-2001.6 1998.9-2001.6 2000.1-2001.1 1998.9-2000.6

本学科学风浓厚。教师刻苦钻研业务、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进修提高,一直是本学科学风的显著特点。本专业全体教师敬业精神强。任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教案、讲稿齐全,符合授课要求。为了完善教学管理,本专业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对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检查青年教师的教案和讲稿;按教学工作规范检查青年教师在教学各环节落实情况;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听青年教师授课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将重点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定期向学生发放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运动心理学教研室教师工作都认真负责,勤于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本专业有两名教师被评为院教书育人选进工作者。2000年徐培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科学研究与教材建设

本学科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近年来,本学科有数10项科学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奥运会科技攻关服务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及武汉体育学院优秀科技成果奖等。目前,本学科教师在研的科研项目中,包括国家级研究课题2项和省部级研究课题3项。

本学科主持及参与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三项、委管及院管课题几十项;出版专著和专业教材数十本;发表论文逾百篇;并多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奖、奥运会科技攻关服务奖及湖北省、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等(见表四)。

表四 本学科近五年科研经费统计(单位:万元) 国际合国家计委、国家自然国务院部地方政企事业单作项目 科技部、教(社会)科门项目费 府项目位委托科育部项目学基金 费 研费 费 已完成项5 3.5 14.6 1.2 目 目前正承8 8.5 7.2 15 2.7 担项目 4

本学科近五年科研项目统计(单位:项) 项目来源 国际合国家计委、国家自然国务院部作项目 科技部、教(社会)科门项目 育部项目 学基金 项目总数 3 2 2 9 地方政企事业单府项目 位委托科研 4 1 已完成项1 7 2 目 目前正承2 2 2 2 2 1 担项目 总项目数 18 项,其中基础研究2项;应用研究14项;技术开发2项

长期以来,本专业方向一直承担着多个运动项目的奥运会、亚运会及全运会的科技攻关与科研服务工作,并著有成效。目前本学科主持和承担各级课题数十个,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科研课题3项、国家体育总局133支助科研项目4项、院级科研课题多项。这些课题中既有全民健身方向的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也有直接为亚运会和奥运会服务的竞技运动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的研究》,2000~2002,项目负责人;姚家新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民健身工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999~2000,项目负责人;李安民

3.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奥运科技专项]“运动员身体机能、心理及技术诊断研究”子课题《优秀运动员专项心理唤醒水平监测与评价研究》,2002-2004年,课题负责人:漆昌柱 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体育健康课程设计的心理学基础研究》,2002-2004,课题负责人:徐培

5.香港康体局科研课题项目《香港、大陆高水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研究》,2000-2002,项目负责人;姒刚彦

6.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与选材标准的研究》,1999,项目负责人;姚家新 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7.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运动员心理测评的计算机系统的研究》,1999,项目负责人;姚家新

8.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体育锻炼对正常成年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促进及评价研究》,1998-2000,项目负责人;姒刚彦 9.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优秀运动员自信心诊断与评价方法的研究》,1998-2000,项目负责人;李安民

10.国家体育总局研究项目:《优秀运动员专项智力标准化评价系统的研究》,1998-2000,项目负责人;徐培

11.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机制研究》2002-2004年, 课题负责人:漆昌柱

专著、科研论文: 9、 姚家新,《竞技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0、 姒刚彦,《体育运动心理研究进展》,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0

5

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五年规划 - 武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ydg2852zy3gzju6vsv034ka295j0v00cw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