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7:2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同为外用:如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毒

止痒、消肿止痛的 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30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瘁的治冻灵软膏,按其使用说明涂抹冻疮。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曰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 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3)内服与外用并施: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 二妙丸

或三妙丸,或能清热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 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脚气散。治妇女带下黄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 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治糜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的 妇宁栓,等等。

第五节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

二、常用的治法(新增内容)

(一)汗法: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二)吐法: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

(三)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如:和解少阳、透达膜

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分消上下。 (五)温法: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

(六)清法: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分为清气分热、清

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 (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治法。

(八)补法:常用的治法分类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阴阳并补、气血双补为主。 三、方剂的组成

1.君药: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

中之首,是方剂组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注意:不可减去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用量要比臣、佐、使药大,但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的所占比例不一定是最大的(有一君二臣或三臣的组方变化)。 2.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yeg48ac5q38gut0xsx29kcek7hlwh0140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