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应放手让学生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而练习题方面,也应形式多样化,如用卡片练习判断,或通过打手势的方法——这样效率更高,课堂氛围更好。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2.5、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
在前两节课里,学生已经了解了2、5、3的倍数的特征,已经能够独立地求出2,5,3的倍数,这给今天这节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今天的练习课里,学生表现的很好,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顺利地解答题目,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做题上有困难,这也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够想办法,来解决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不过通过这节课,学生也得到了锻炼。通过练习,学生对2,5,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刻,并能够运用这个特征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发展了逻辑思考的思维。
2.6、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迫切地希望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
5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为学生的成功体验搭设舞台,多鼓励学生。成功与快乐是学习的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不失时机的积极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3.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给学生留足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能在课上研究的问题就在课上处理,不止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的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7、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做题,组织学生在做题中发现问题。再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想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散思维,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践操作,让学生自主探讨规律。让学生知道了理论推导结果后,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做题,来验证推理的正确性,让他们知道实践是检验整理的标准,培养学生这种想法,在以后解决问题时能够用到。但是这种方式也让一些
6
学生感到压力,因为他们会有点跟不上课堂的节奏,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3.1长方体
在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本节课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长方体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好准备。在本节课中,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长方体的一系列特征,难点在于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现在学生对空间的认知很薄弱,所以这节课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空间观念,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不足:1.我对学生引导太多,放手太少。在研究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的过程中给的时间太过仓促,部分学生研究得不够充分。2.练习的设计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巧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对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及操作的指导,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7
3.2正方体
正方体的学习是以长方体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时可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可采用观察彩图和实物、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注重知识的整体性,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同一节中呈现,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3.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3.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在本节课中,要着重关注几点: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给学生充分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2.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把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3.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长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