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 >10g 1g-10g 0.01g-1g <0.01g 2、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
间建立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3、 离子积大于溶度积,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离子积等于溶度积,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离子积小于溶度积,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4、 对同种类型物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越容易转化为沉淀。 5、 沉淀的方法:
①、调节pH法。 ②、加沉淀剂法。 6、 不同沉淀法的应用:
①、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 ②、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 ③、共沉淀法:除去一组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加入合适的沉淀剂。
④、氧化还原法: 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
质便于分离除去。
7、 沉淀的溶解。
8、 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
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9、 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问题:
①、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一般为弱
酸根离子或易分解的酸。 ②、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一般为能生成不溶性碱的金属离子或生成
弱碱的离子,或酸式盐的酸根离子等,如氢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硫氢根离子等。
③、相互间反应生成沉淀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铅
离子、银离子、钙离子等不共存;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镁离子、钡离子等不共存;硫离子与铜离子、铅离子、汞离子、银离子、亚铁离子等不共存; ④、因氧化性强而不能与强还原性离子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与碘离
子、亚铁离子、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不共存;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与碘离子等不共存(但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高锰酸根离子与碘离子、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溴离子、氯离子等不共存。 ⑤、水解显酸性的离子(铝离子、铁离子等)和水解显碱性的离子(偏铝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等)不能大量共存。
⑥、溶液若无色,则不存在有色(溶液中)离子。如铁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
高锰酸根离子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