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评价
作者:赵一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1期
摘要: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一致,评价内容不具体等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及其问题,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来进行自我评价,另外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有效性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措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287-01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涵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由单位领导负责,全体人员共同实施的,为实现单位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实施相关措施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动态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对其特性也作了一个阐述,并作为概念体系的重要补充。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性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为目标。目标设计应充分运用内部控制的制衡原理,发挥流程控制作用,建立由事先防治和事后惩治构成的反腐倡廉机制。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更加关注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公共服务效率的高低来评价其业务活动的绩效,平等地对待公共服务对象及相关利益主体,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单位重点关注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以 《规范》作为单位最低的行为准则,在资产安全的基础上强调使用效率,防止资产流失和浪费,真实完整地报告单位的财务信息,客观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构建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