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胚胎移植的概念。2.写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3.解释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概念学习的方法并予以运用。
2.通过边观看视频边总结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知识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胚胎移植技术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
2.关注胚胎移植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热爱。
3.通过对胚胎技术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2.难点: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教师向学生读一则“借腹生子”的新闻,并以发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授】胚胎移植的概念
(1)胚胎移植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胚胎移植概念,并引导学生注意概念中的关键信息,导出供体和受体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胚胎移植的实质。 供体:提供胚胎的个体 受体:接受胚胎的个体
【讲授】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教师深入剖析胚胎移植概念,从中引出问题串,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进行简要讲解。
问题1: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态可能相同吗?如果有,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生理状态相同?
哺乳动物发情排卵后,一段时间内,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 同期发情处理:对供体和受体雌性动物注射孕激素 问题2:胚胎移植前要取出胚胎,能否取出来?是否对胚胎有影响?
早期胚胎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处于游离状态。 收集胚胎方法:冲卵(早期胚胎)
问题3:供体与受体之间进行胚胎移植会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问题4:胚胎移植到受体之后,他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受体提供营养,供体胚胎是否能和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组织联系呢?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 生理 和 组织 联系,但其遗传特性不受影响。为胚胎继续发育提供了营养等方面的保障。
教师PPT中展示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学生课本中做标记。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 体和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 ③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④胚胎与受体建立正常的组织联系,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活动】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学生齐读课本P76牲畜胚胎移植的一般程序:对供受体选择和处
理 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 培养或保存 对胚胎进行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羊的胚胎移植》视频,边看视频边总结出羊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并对重点内容进行补充总结。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77《牛胚胎移植流程图》。
①选择供体、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孕激素) ②超数排卵处理(促性腺激素) ③配种或人工授精 ④胚胎的收集(冲卵) ⑤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 ⑥ 胚胎的保存或移植
⑦胚胎的移植(手术法和非手术法) ⑧ 对受体母牛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⑨受体母牛产下胚胎移植的犊牛 课堂小结 小结:
①.胚胎移植的概念 ②.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1.供体和受体相同的生理环境2.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 3.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胚胎与受体建立正常的组织联系,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③.胚胎移植的基本流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