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MIL-STD-188-110C附录B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2:17: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附录B

1 范围 1.1 范围

本附录介绍了39音并行模式。

1.2 使用性

本附录是可选的,对于新的系统不建议使用; 然而,当使用39个音并行模式时,应按照本附录中实现。

2 可使用的文档

此节不适用于本附录。

3 定义

见第3节。

4 概论

在此指出的模式在自由频宽上应用39路正交子载音对于位同步数据传输使用正交差分相移键控(QDPSK)调制技术。在发送方向上,此模式(参见图中的B- 1 ) (1)在它的线端的数据输入端口接受UNKNOWN串行二进制数据,(2)执行前向纠错(FEC )编码和交织,(3)转换在调制器的输出端口产生的比特流为QDPSK数据信号。对于所有的数据传输速率调制器输出的调制率是恒定的。不同

程度的带内多样性使用1200比特每秒(bps )以下的数据速率。一种方法提供用于信号元件的同步和交织后的数据块的定时。一个第40的未调制的音被用于校正由多普勒频移或无线电设备的不稳定性引入的频率偏移。类似地,在接收方向(1)在它的输入端接受QDPSK数据音, (2)将它们转换到所发送的串行比特流中, (3)进行解交织和FEC

解码,(4)使产生的数据流可用在线路侧输出端口。

5 详细的要求 5.1 特性

在本节中,详细的规定给定的波形特性的知识是必要的,以实现在空中的互操作性。这些特性是纠错编码,交织,同步,调制器的输出信号,带内的时间/频率分集,和异步数据操作。

5.2 纠错编码

所有未知的输入数据应具有添加到它的冗余比特,在调制之前,引入的目的时对传输介质中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那些附加的位须由缩短的Reed-Solomon ( 15,11 )块代码计算,其生成多项式为:

g(x)?x4?a13x3?a6x2?a3x1?a10

41其中a是一个非零元素,作为以x?x?1为模在GF (2)的多项式的域形

成的伽罗瓦域(GF )(24)。

对于输入的信令速率为2400 bps的,代码应缩短至( 14,10) 。否则,将码应缩短为(7,3)。

5.3 交织

此模式应执行块的交织,以为一个代码字的相邻符号之间提供时间分离为目的。于数据速率可选择的交织深度应该符合表B1所提供的。对于数据信号速率为2400 bps的其交织深度应包括八度。在低于2400 bps的,应按照表B1提供的,即为每个比特率提供四度的交织深度。织器缓冲器的输入数据流的装入应按照图B2和B3所示那样装入。

5.4 同步

接收解调器提供一种方法过程实现了信号元素和码字的时间的时间校准。应在680毫秒(ms)内取得帧同步。发送事件序列如图B-4所示。 5.4.1 同步码

在数据传输之前,应发送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前同步码。第一部分应持续14个信号元素周期,包括四个相等的振幅未调制的数据音787.5Hz,1462.5Hz ,2137.5Hz 以及2812.5 Hz。第二部分应持续8个信号元素周期,包括3个调制数据音1125.0 Hz,1800.0Hz 以及2475.0Hz。第二部分的三个数据音,在每个数据

信号的元件的边界处应提高180度。第三部分将持续一个信号元素周期,包括所有的39个数据音和多普勒校正音。这最后一部分为后续信号元件周期建立起始相位基准。在所有部分的前导该复合信号传输的电平应当有一个根均方根(rms)值在后续数据传输调制器的输出(39音)均方根值的±1分贝(dB)之间。开始时的各部分的前导码的音调相,以及与他们的归一化振幅,应按照表B-2 。 5.4.2 扩展序言

为了提高在低的信噪比的情况下的同步和信号存在检测的概率,应提供选择一个扩展的前导码的能力。第一部分的扩展前同步码应持续58信号元素周期,第二部分应持续27个信号元素周期,第3部分将持续12个信号元素周期。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音,应该是上面给出的非伸长前导码所描述的数据的音。在第三部分中,每个数据音的相位应该被设置为在本部分中第一个信号原件的开始部分的相位。

注意:进行扩展前同步码操作时,最小的多普勒校正应为± 20Hz,并在2.5秒(s) 内取得帧同步。 5.4.3 数据块的同步

交织编码字的一个集被称为一个超级块。接收解调器确定超级块体的边界的过程即块同步(帧)。可以开始进行适当的解交织和解码之前必须进行这个同步过程。周期性地插入编码未知的数据位流的伪随机序列来完成帧的建立和保持。所需的序列是由原始的多项式f(x)?x9?x7?x6?x4?1所定义,在反馈移位寄存器中使用时,其配置如图B-5所示。

块成帧序列的第一插入应从前同步码之后的第一信号元件开始。等待传输此序列的最后一个比特时,第一个超级块的第一比特应被发送而不会中断。此后,每当表B3中指定的个超级块的数目已经被发送时,应当插入的帧序列。在发送成帧序列中的最后一个比特时,数据位的发送应当恢复而不中断。每次插入要被发送的成帧位的数目随着数据传输速率和交织度而变化,并在表B3中指定。然而,最后一个比特的成帧序列永远是随后连续的9个标记位的第一个空格位。等价地,最后的序列位应由移位寄存器生成的,当其目前的状态是111111111 (二进制)或511 (十进制)。

5.5 调制器输出信号

调制器输出应包含39 QDPSK音(见表B- IV )。对于每个数据音,39个数据音应同时关联,以产生一个22.5毫秒(ms)信号间隔。对于从75bps至2400bps的所有标准输入数据信号速率,复合调制器的输出必须有一个恒定的44.44波特(BD)的调制率。对于输入信令速率低于2400bps的,由1到7数据音承载的信息又33到39数据音承载。调制器还应当提供所需要的特殊的引导音组合用于启动同步和多普勒校正。

数据传输期间,未调制的多普勒校正音应以6分贝± 1分贝的值高于任何数据音的正常水平。所有的音频率应保持± 0.05 Hz的精度。每个信号元素开始时,每一个数据音调须经历相对于它以前的信号元素的相位的相位变化。该调制器需将数据分为2比特符号(双位),并调根据表BV将它们映射为适当的数据音的相位变化。

5.6 带内多样性

对于数据速率75 – 600bps的带内变化,每个调制解调器应包含两个可选的方法,如下:现代的方法,包括时间和频率分集和频率分集方法,仅有频率分集的方法是为了向后兼容较旧的调制解调器。以下几段中介绍的方法的要求适合于d阶多样性,其中d=1200/(数据信号传输速率)。 5.6.1 时间/频率多样性

承载在33到39音上的冗余数据64bits,同样地划分为d数据的话,也应该在每个22.5毫秒的信号元素内发送。每个数据字以及其d- 1份应在32 / d不同的信号元素的独特的音调上传输。如果数据字i在一个给定的信号元素内被发送,其他给出的相同的信号元件中要被发送的数据字是由i - k(16 /d) ,其中k的取值范围从l到d- 1 (见表B- VI)。 5.6.2 频率多样性

带内的多样性应元件特征在于发送的数据字和它的(d- 1 )的副本在一个信号内(例如,22.5毫秒的时间间隔)。这个特性是根据表B- VII中音/位的分配。

5.7 异步数据操作

除了位同步数据传输模式,异步模式也应支持。当工作在异步模式下时,调制器应接受异步起动/停止字符格式的数据, 在FEC编码前将其转换为位同步数据源的数据。相反, FEC解码之后,解调器应位同步数据转换回成异步格式。

搜索更多关于: MIL-STD-188-110C附录BC 的文档
MIL-STD-188-110C附录B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yy1k3eutb3jk4h7snk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