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提高识字课堂教学效率
“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是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小学中低年级侧重于字理识字,如果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能巧妙地运用字理教学,必能上出一节情趣盎然的识字课。同学们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让一个个汉字,在学生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副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使他们乐此不疲,并在浑然不知中,沐浴着祖国文化的璀璨阳光,感受着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字理教学能有效减少错别字在机械识字时,学生初识笔画和结构阶段,这样的笔画记忆和结构分析也
是必要的,但在此之后仍千字一律,毫不讲“理”(构字原理)地机械教学和识记,其结果当然就会是生字回生率高、错别字多了
2字理析词让遣词造句训练有效,学以致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词语的积累,更要关注词语的运用。有些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更易于理解字理,达到音、形、意的巧妙结合,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了生字“飘 、漂”,先让学生想二字的形旁是什么,与什么有关联,再用二字分别造句。如“小船在水面上漂浮。”和“云朵在空中飘浮。”马上就能区分开。教师还可以把课文生字放在新的句子里、自编的短文里或将课文中的语境进行重组,形成巩固识字的新材料,让孩子在语境中多次复现,突出字的理性。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组织学生用上这些字编故事:“天气晴朗,一只青蛙在清清的小河边晒太阳。一只蜻蜓飞过来,眨了眨眼睛,好像叫它一起去捉害虫。请农民伯伯放心,有它们在,庄稼丰收好心情。”引领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说话训练,循序渐进,让学生用词语练习说一句或一段话,不仅积累词语,而且提高了说话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是“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2000、1、20)。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识字要以感知觉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而最主要的过程是记忆。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佟乐泉语)。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依理而行则兴,逆理而为则衰。汉字的规律就是它的造字理据,即构字原理,简说为字理。学习汉字时依据字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那么,所学的汉字就能意义识
记,持久不忘;
二、创造性的学习汉字 可帮助理解和掌握用词的准确性
第 5 页 共 5 页
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因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所以,主要应掌握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声字时的形旁形义特点,这样就能较快地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能“无师自通”地创造性地学习汉字。掌握了常见的偏旁部首后就能形成较强的析解词语的能力。例如“烹饪”这个词,即使学生不会读,但是,只要他懂得四点底“灬”表示火,食字旁“饣”与食物有关,那么,就能顺其字理推出“烹饪”是用火烧煮食物的意思。
概言之,懂得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掌握了像“大”、“男”这类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基本
构字原理,那么,学生就能真正地形成识字的能力。
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重在品味词语。 3字理析词让文本解读深入浅出,理解透彻 很多老师以为,字理教学主要是为识字写字服务的,在阅读教学中插入字理知识的讲解,就会影响学生的思路。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课题或课文中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进行字理析解,往往会让文本解读深入浅出,理解透彻。《鲜花和星星》满地的教学中,文本解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感受到鲜花的多和美,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三、
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教者很注意让同学们进行品读,这又充分地凸显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特征。引导同学们对词语的品味,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训练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主要的精力用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上,学生的主要学习时段是进行品词、品句、品读以及对语词的抽象概括训练上。
这样的教学,不但很好地进行了语言的学习和训练,而且又很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寓意,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这里隐伏着一个作者虽未说明,却涉及课文中心的问题,抓住并理解了“文眼”,就自然 因此,“恶劣”这个词语放在课文里最为全面贴切了。这样一来,学生理解起课文来就简单多了。 总之,祖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我们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拿起“字理教学”这把利刃并进行巧妙地运用,那它就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难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字理析词让情感渗透潜移默化,滋润心灵
通过对汉字的字理析解,让学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了汉字内涵的博大精深,从而油然而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汉字的许多造字规律非常形象
第 6 页 共 6 页
而独特,巧妙地利用字理析词,让情感渗透潜移默化,滋润心灵。
通过对汉字的字理分析,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促进了课文品读,而且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从而油然而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汉字的许多造字规律非常形象而独特,巧妙利用字理分析,就会让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请看一位老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教学片断:
师: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同学们看这个词中的“戏”字,“又”表示什么?“戈” 表示什么?生:“又”字表示手,“戈”字表示刀枪。
师:手拿刀枪是在真打吗?生:不是的,是在演戏。师:是呀,古时候的女子就喜欢在台上舞刀弄枪,欢欢喜喜,所以“嬉”字,左边是———女字旁,右边是欢喜的“喜”字。
师:那么“嬉戏”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就是指游戏、玩耍,然后很高兴。
师:是啊,小鱼和雨点都感到高兴,是因为有了这把大荷叶为它们遮荫。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难怪课文中的小朋友想来想去,最后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原来。他是想去帮助别人啊! 在以上教学中,以字理为切入点,根据构字的规律和原理,分析偏旁和字形的联系,理解了“嬉戏”一词的意思,并且以此为契机,告诉学生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收到“好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字理的精髓,将字理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之中,通过品词品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体验人物的情感脉络,字理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就有可能达到无痕境界。
由于有些汉字同时就是词,或者字义与词义相关,有人偶尔尝试以讲解字理作为阅读教学中促进领会一些关键词深层意蕴的方法,若恰到好处,也有出人意料之效。如,《揠苗助长》中有“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一句,“焦”是生字。“焦急”是生词,同时又是理解农夫心情的关键词。教学时,出示“焦”的金文“”,告诉学生上面是一只鸟,下面是火,那么学生一下子就能领悟到“焦急”不是一般的着急,而是火烧火燎的急,是着急上火。古诗教学也是阅读教学,应该也有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武之地。但此时讲解字理仍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客观地说,阅读教学中可运用这种手段的地方,可遇不可求,因此,
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识字方法,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等诸多识字教本,都非常注意从构字原理上析解汉字。现代名师徐特立身为人师时,仍苦读《说文》,常一边行走一边于掌心书写篆文,默记字理。由于汉字的演化和简化等原因,部分字的形义已有所变化,教学这些字时,当然
第 7 页 共 7 页
不能 “强词夺理”,是可以进行笔画或结构分析的,也可以依据其现代实用义进行灵活解说和识记。但是,大部分的汉字,包括大部分的简化字都还是隐含“六书”原理的,对这些字,我们就应依据其构字的原理进行教学。
,在学生初识笔画和结构阶段,这样的笔画记忆和结构分析也是必要的,但在此之后仍千字一律,毫不讲“理”(构字原理)地机械教学和识记,其结果当然就会是生字回生率高、作文时错别字多了
在我国当代的诸多识字教学流派中,实际上有很多也是渗透字理识字因素的,如集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根识字等,而“字理识字”则是最明确、最直接、最集中地强调“字理”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实际上又可以说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因而,从广义上说,凡是依据构字原理进行析解记忆汉字(包括按字源理据和对部分简化字、形变字运用现代观念进行新的析解识记)的都应视为字理识字的范畴,诚如贾国均先生所说,“字理识字具有同步研究的开放性和博采众长的兼容性”。
佟乐泉先生指出,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识字的数量,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 体验,开掘汉字携带的人文因素。古老的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 生活画面, 保存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 可圈可点之处, 俯拾皆是, 令识字教学大有可为。前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 “世界上有 一个伟大的国家, 它的每一个字, 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一首优美的诗。 ” 从汉字发生学的角度审视,汉字的创造,离不开我们的祖先对万事万物 细腻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缜密的思考和入微的描摹,它们沉淀在字形 中,使我们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部分汉字拥有字理,即音、形、义尤其是形与义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汉字理据体现了古人造字的原意,也是汉字最重要的特征。但由于时代变迁,许多汉字的音、形、义均已生变,有字理可言的只有一部分。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实际,在学生可以理解或接受的情况下,适当讲解字理,勾连起字音、字形、字义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识记。这时,讲解字理是手段,提高识字效率是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 8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